江苏代表提案:将江淮生态大走廊纳入“国家规划”
6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第一场集中采访活动,就江苏代表团代表提出的《关于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的议案》和《关于将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规划的议案》这两份重点议案接受记者采访。
对于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的议案,5位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扬州市政协主席朱民阳、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窦希萍谈了自己的观点。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韩飞
扬子晚报特派记者 石小磊 张可 韩飞
议案点击
什么是江淮生态大走廊?
包括江苏5市,构筑江淮大地安全屏障
江淮生态大走廊位于南水北调东线长江与淮河流域之间,以京杭运河为主干线,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所流经的地级市为主要范围,包括江苏省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徐州5市。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安全屏障。”
江淮生态大走廊,是南水北调工程最重要的水源地和清水走廊,对保障沿线水域生态环境、促进南水北调水质稳定达标具有重大意义;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对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探索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实践;是沿线地区破解环境资源约束,实现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彰显运河文化重要载体。
议案提出了哪些诉求?
建议“京沪高铁第二通道”时速提至300公里
这项联名议案主要诉求有四项,一是编制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家级规划;二是实施最严格的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三是加大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恳请国家有关部门对交通设施、生态建设等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建议加快“京沪高铁第二通道”规划建设工作进度,并将规划时速提高到300公里。加快“京沪高速扩容改造”工程规划建设进度,并扩容至双向8车道;四是构建确保水质安全的长效机制。
大走廊建设将带来哪些利好?
将成为苏中苏北发展的重要契机
记者了解到,关于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的议案提出了五项主要任务。
一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二是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构建安全清水走廊;三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构筑绿色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四是构筑功能一体,空间集聚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以中心城市为联系节点、特色小城镇为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轴;五是打破行政分割,建立跨区域发展合作协调机制,探索建立流域性的综合管理与决策机构。
五位人大代表一致认为,生态大走廊建设将成为苏中、苏北发展的重要契机。
代表观点
扬州市政协主席朱民阳:
探索GDP与生态财富共同积累路径
2016年初,扬州市率先提出“江淮生态大走廊构想”,谈到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重要性,扬州市政协主席朱民阳认为,江淮生态大走廊串联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南接长江经济带,北通京津冀经济带,位置非常特殊。在这个区域打造生态走廊,既是现实需要,又是战略发展要求。打造生态走廊建设,是探索GDP与生态财富同步累积的重要途径。他认为,由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不仅跨市,而且涉及多个省份,需要有一个国家级的规划统筹各区域,各部门的工作。在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上,更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社会资本共同投入,需要一个国家统筹投资机制。
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
苏中苏北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认为,江淮生态大走廊主要集中在苏中苏北地区,发展路径上绝不能走苏南“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沿线企业布局和产业选择首先要把好关。同时,江淮生态走廊,涵盖许多重要水系通道,可沿着西面的大运河送水线,中间的四个湖等区域打造苏中苏北生态保护网络,因此,沿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跟上。
同时陈蒙蒙认为,生态走廊沿线地区在产业方面还不能忘了富民优先,他说:“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需要在国家支持下,在周边区域设立生态引领区、生态特区等,把重要湖片保护起来,搞好生态经济。”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
区域间要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在谈到区域发展时说:“徐州的汉风,扬州的水乡,盐城的沿海风光,淮安的大湖风采,都各具特色。”他建议临近的城市可以共同打造城镇群,挖掘自身城镇特色,依托自己禀赋发展特色经济。同时他认为,区域间要减少资源消耗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比如机场建设,许多地方都有机场,但很多线路客源不足。苏北几个城市之间距离不远,交通设施很方便,几个机场开设的远程航线可以错开。整个区域共享基础设施,社会成本,运行成本将大大降低,还能提升机场效益,更方便百姓。”
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发展生态经济
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认为,徐州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对区域发展有很大作用,可以按照生态绿色发展推进。“过去徐州一些地方依靠煤炭资源发展,现在资源逐步枯竭,生态急需修复,因此江淮生态大走廊对徐州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张国华也指出,生态大走廊不仅在江苏境内,还延伸到山东等地,因此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需要国家层面建立协调机制。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窦希萍:
生态走廊解决了南水北调水质问题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窦希萍认为,江淮生态大走廊首先解决了南水北调中的水质问题。目前沿线水质都达到了国家饮用水级别,实施生态走廊建设后,保证了输送饮用水的安全。同时,这条走廊沿线有不少经济低洼地区,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以后,将对沿线地区发展生态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这个议案也很重要
淮海经济区期盼上升为“国家战略”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江苏代表拟联名提交的还有“关于将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规划的议案”。
淮海经济区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这一区域长期以来发展相对滞后,资源禀赋未能充分得到利用。区位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加快对这一地区的整体联动发展,合理实现弱势突破,洼地崛起,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对于加快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对于加快提高区域群众生活水平和获得感,推动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目前,在苏鲁豫皖四省份推动下,区域20个城市之间的经济、科技、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议案建议将推进淮海经济区规划建设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启动《淮海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协调苏鲁豫皖四省份共同探索建立跨省际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建议进一步支持淮海京津冀区核心区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