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草编产业成了“手心里的宝”

04.02.2017  03:08
        春节前的日子,温暖而祥和,记者来到射阳经济开发区陈洋老街,只见老街热闹如集市,一个挤满了人的售卖草编手工制品摊铺格外招人眼球,果盘、鱼篓、窗帘、斗笠……一个个精巧别致、造型大气的草编手工制品引起人们的抢购。“很有特色,做工也精细,今年搬新家过年正缺个摆在桌子上的果盘。”拿着刚买到手的草编果盘,于大妈乐呵呵地说道。
        这些颇受百姓青睐的草编手工制品,全部出自经济开发区桃园村深谙草编技艺的农民之手。“多亏了村里帮着发展草编手艺,我们农闲之余会来厂里‘练练手’,一年下来比以往又多了一笔收入。”擅长草编技艺的桃园村村民刘古富喜悦地告诉记者,“毕竟我跟这门手艺已经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现在既能用来增收了,还能当个兴趣爱好,每天摸摸弄弄,生活变得很有乐趣。
        “草编技艺在我们这可谓历史悠久,但在桃园村正式成立之前一直是比较零散的‘小打小闹’,主要给浙江、山东、广东等传统编织大省提供原材料,我们后来琢磨着也要在本地发展点特色‘产业’带动村里百姓创收,03年的时候就集中村里会草编手艺的百姓一起创业,07年后逐渐规模化成立了桃园家饰有限公司,扩大到18个分厂、分社,涉及到本县4个乡镇以及山东1个乡镇500多人,百姓反响也都不错,如今已成为村里百姓主要致富渠道之一。”射阳经济开发区桃园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戴启富如数家珍般介绍道,“身怀草编技艺的百姓既可以兼职,也可以全职,按劳分成所得。村里已有150多人加入草编产业队伍,利用农闲时间兼职草编手工的农民每年平均能增收1万2千多元,全职则能增收4万多元,村里百姓平均每年能增收200多万。
        据了解,省政府于日前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射阳草编技艺已经荣誉入选。
        在位于经济开发区陈洋安置区新街的桃园家饰展示馆内,精美绝伦的窗帘、工艺墙纸、花篮等草编制品摆满了展示厅,而工作台上一个个以芦苇、蒲草为原料制成的工艺品正“整装待发”,将按照要求修剪、整形,准备进一步精加工。
        “我想要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把非遗草编技术传授给更多的百姓,扩大草编规模,创新发展草编工艺,做大做强草编产业,让当地的秸秆变废为宝,为桃园百姓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收入。”戴启富信心满怀地说道,同时作为草编技艺第十一代传承人,他还兼任桃园家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组织广大草编行家一同发展壮大这门技艺,计划通过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促使桃园草编产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射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