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洋马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三个盆景”

11.03.2016  16:22

近日,射阳县司法局在洋马镇召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洋马的经验做法。

洋马镇是射阳县的特色农业镇,是全国知名的“菊乡”。去年以来,该镇按照省司法厅统一部署,围绕“四个全覆盖”要求,致力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创新创优,打造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三个盆景”。

一是实战化基层基础建设。 去年,该镇加强“一所两站”建设,镇党委政府为司法所扩容“让路”,将原先只有两间办公用房的司法所搬迁到目前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的园林式办公场所,严格按照省优司法所的标准进行设计布局,去年底,成功创评“江苏省优秀司法所”。全镇8个村全部建成司法行政站,实行一村一顾问制度,设立了法治站牌,公示了法律顾问的姓名及联系方式,按照“两站共建,政社互动”要求,建成8家法治社会组织——村级“法治驿站”,去年全县政社互动现场会在洋马镇召开。

二是全覆盖矛盾纠纷调解。 依托洋马司法所组建镇矛盾调解中心,聘请五名专职调解员,由镇政府实行购买服务;在8个村56个组聘请64名网格长或网格员担任矛盾调解员,平时承担着法治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民情联络员、社会监督员的职能,每个调解员每月走访农户不少于15家,走访内容通过民情日记记载,每月由村“两站”负责人审核,每季报镇司法所负责人复核,由镇财政给予专项补助,调处成功的案件在县个案补贴的基础上实行镇、村、组1:2:1的追加补助,每季度镇政府用于购买服务资金近3万元,化解纠纷补助资金近2万元,去年,全镇完全实现“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县级以上零上访”。

三是枢纽型法治社会组织。 按照县党代会提出建设“法治驿站”要求,在县司法局指导下,依托过去的“学法中心户”、“党员读报户”以及农村有威望的“五老”、网格员等,在实现村级“法治驿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将这一枢纽型法治社会组织向村庄延伸,全镇56个村民小组,建成56家“法治中心户”,由镇财政投入20多万元帮助每户订阅十种以上党报党刊和法治类报刊,成为真正的学法、普法、用法中心户。同时针对该镇三峡移民集中的特点,牵头成立全县“移民法治驿站”,已成功调处移民矛盾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