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一段历史:在朗诵中记忆抗战英雄的铁血柔情

02.09.2015  21:13

  新华报业网讯  左权、叶剑英、赵一曼、冯仲云、张自忠……一封家书,一段历史。透过一封封侠骨柔情的家书,革命的艰险、烈士们的奋进、战士的思念和牵挂,像画卷一样铺展,让台上台下的人们动容。9月2日,“硝烟中的牵挂——战争中的家书故事”朗诵比赛在常州市举行,这是该市“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展评活动之一。在一群初中学子的深情朗诵中,往昔的英雄还原成一个个生动的人。他们既有干革命向死而生的铁血忠魂,也有怀想远方家人的刻骨柔情。

  “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较前艰苦多了,部队如不生产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葱,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不坏。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事情更多了,可惜三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时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这封家书是1942年5月22日晚即左权将军写给爱妻刘志兰的一封信,就在三天后,左权将军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日军的扫荡时,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常州市正衡中学初二学生杨玥,以“烽火连天家国情”为主题,讲述了左权将军的故事。她在台上说,左权将军生前留下的照片,差不多每一张都特别严肃,唯有抱着女儿时,笑得很灿烂。1941年9月24日,左权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写到:“如果有你,及太北和我在一起,能够听到太北叫爸爸妈妈的亲恳声音,能够牵着她走走,抱着她玩玩,闹着她笑,打着她哭一哭,真是太快乐了。”这封信直到1982年,左权将军牺牲四十周年时,女儿左太北才第一次读到。当时,已过不惑之年的左太北哭得像个孩子。

  读完左权的家书,杨玥在台上伸手介绍,“站在我身边的这位朗诵者,是我的父亲。”语音感慨,小脸上洋溢着幸福之情。父亲杨飞朗诵结束后对记者说:“我朗诵到左权提到她女儿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就会想到自己女儿的成长过程,将心比心,仿佛在亲历左权将军的这些事情一样。”杨飞工作非常忙碌,每天很晚才能回家,但他对女儿参加这项活动非常支持,后期忍不住加入进来,他说:“学习历史,记住历史,最好的方式是带着情感。这样的活动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对孩子的成长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