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靖江人的传统年货

10.02.2016  10:44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年俗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可如今的春节,似乎离传统年俗越来越远。春节没有年味,成为不少靖江人的吐槽点。春节翩然至,何处品年味?本报记者走访了靖江大街小巷,寻找那些沉浸在生活细节中的浓浓年味儿,追寻儿时记忆里原汁原味的传统年味。

 

老关张”豆腐是美味,更是记忆

 

过年,自然少不了大快朵颐。

 

在东兴文化站站长陶静的记忆里,过年是以蒸糕、做馒头、做豆腐开始的。不知何时,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在这方面不愿花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喜欢以买的方式应付着。

 

少了传统忙年众人参与的过程,过年的日子也就少了些忙碌、琐屑,掺入越来越多的平淡。

 

陶静觉得有点惋惜。而对东兴镇老街上的马爱娟来说,以前家里满是前来做豆腐的人,如今变得清静了,但是自己手里的活计可一点没减少。“老关张”豆腐远近闻名。西片百姓家过年桌上怎能少了“老关张”豆腐?

 

1986年腊月,刚成为新娘子的马爱娟彻底见识了公公徐关张的名气,尽管当初媒人提亲时,曾反复提到对方可是“老关张”家的小儿子。

 

每天公鸡刚打头遍鸣,就有人挑着担子上门,担子的一头是浸透的黄豆、豆油。另一头是柴火,小麦秆、豆秆之类。黄豆粒粒滚圆,似珍珠。它们可是主妇们反复用竹筛精选的。担子上的豆油是因为豆浆煮熟后,容易起泡沫,豆油可用来消泡。小麦秆、豆秆是供给“老关张”给自己做豆腐时煮浆使用。

 

凌晨霜浓,这些人往往是一头的白霜,柴火上也霜迹斑斑。进门后,他们放下肩上的担子,直嚷嚷:“老关张,有没有豆浆?”“老关张,来碗豆花!”大家住在前村后埭,彼此很熟悉。不用“老关张”回答,他们拿起一个碗走到热气腾腾的锅旁,盛上一碗豆浆或豆花。主人十分大度,“要不要再来一碗?

 

大家排队等候做豆腐。在没有电磨前,做豆腐的人给“老关张”打个下手,磨豆浆。后来有了电磨,人相对轻松些。勤劳的女人掏出未纳好的鞋底,未缝好的鞋帮,飞针引线,抓住这刻闲工夫为孩子赶制过年穿的新鞋子。男人们三五人凑在一起,说说“山海经”,间或点上根烟,吸几口水烟。豆腐出箱的时刻,人群出现一些骚动。豆腐主人连忙拿出盆、锅盛放豆腐,收辍好带来的器具,依旧挑着担子,与大家打个招呼,急急回家。轮到自己的赶紧给“老关张”搭把手。腾出了空地,后面的人依次往前挪动,随后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等候人群的有序状态一直保持到早上八点左右,直到孩子们的出现。那时,孩子们一路蹦蹦跳跳,一脸的欢乐。有的是来找一大早出门的大人们,有的是跟随大人一起来做豆腐。与大人黏糊一会儿后,他们耐不住这份等待,一起嬉闹着。滚铁环、抛窑、玩纸牌……是呀,他们也许记不清自己跟随大人做豆腐的年纪,但这份欢乐会一直保留在自己的记忆里。

 

腊月做豆腐,就像一幅杨柳青的年俗画,年年“张挂”小镇。老徐家永远是年画的主角。

 

徐家卤水豆腐起始于马爱娟的公公徐均昌,也就是东兴人嘴中常说的“徐关张”。徐均昌为何变成“徐关张”?马爱娟也无法解释。

 

过年前的忙碌原来主要由“老关张”夫妇操劳。1988年,马爱娟开始走进这份忙碌,一直至今。天下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马爱娟说,二十多年来,几乎天天零点时分起床,做豆腐。每逢过年过节,每天要忙近二十小时。做豆腐是细水功夫,磨豆、扯浆、煮浆、点卤、装箱,除了磨豆,每道工序必须人工操作,用心才能做出好豆腐。

 

近年来,过年上门做豆腐的少了,但是预定的很多,都是“老关张”的老客户。东兴、新桥等西片的一些企业也把“老关张”豆腐、百叶作为年礼,送给客户、职工。估算下来,总量超过以往上门加工的总和。量上去了,原材料耗用很大,马爱娟早早做了打算,比如刚进入十月,她就与种粮大户预定二十多亩的稻草;黄豆也请贩子提前收购。

 

生意再忙,马爱娟一直坚持传统工艺,煮浆坚持用土灶,使用稻草、小麦秆、豆秆。点卤选用卤水,“这样做的豆腐晶莹温润,且柔且韧,豆香浓郁。”马爱娟透露。

 

老关张”豆腐依旧是西片百姓过年桌上的美味,是过年热络感情的好年礼,但在陶静内心弥漫着淡淡的惆怅:“这几年掏钱买“老关张”豆腐时,内心觉得少了些什么。”

 

失去的可能永远是最美好的!但愿“老关张”豆腐一直保留,至少能让人们钩沉记忆中美好的东西!

 

 

就恋那一把炒米香

 

相信在很多人的脑海里,都曾有过这样的回忆:捧着自家的米,兴冲冲地跑到炒炒米的摊子前,将米倒进一个大肚子带摇柄的罐子里面。站在瑟瑟寒风中焦急而兴奋地等待,随着那声沉闷的“”和四溢的白烟,香喷喷的炒米出炉了,周边本有些寒冷的空气也变得温暖起来。但现在,炒炒米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你想随时吃到炒米还真有点难,在市区寻觅了许久,临近春节时终于在康宁桥下有所收获。

 

一辆电动三轮车停在路边,一口糖锅,一个煤炉,一个手摇风箱,一个皮囊加三四米长的布口袋和一个做炒米糖的盒子。做炒米糖的老伯名叫薛忙所,今年61岁,和老伴王引凤分工合作炒炒米,至今已有三十余载。老伯头戴一顶鸭舌帽,身着一件格子围裙,眼角刻着几道深深的鱼尾纹,但精神矍铄。

 

老两口是兴化人,每年十一月至春节前都会前往各地做炒炒米的生意。“我们哪儿都跑遍了,最远去过东北,还是最喜欢靖江,靖江人热情、素质也高。”冲着这股热情,四五年前老两口决定不再去别处做炒炒米的生意。

 

手艺好、炒米好吃”让老两口有了不少回头客,薛忙所负责炒炒米,他动作相当娴熟,将那个像“酒壶”一样的锅架在煤炉上,一手摇着风箱,一手转着手柄,左转转再右转转,炉子上的火苗忽闪忽闪地舔着压力锅,十几分钟之后,他将压力锅放入布口袋中,打开锅盖,随着“”的一声,白烟弥漫,香香的炒米出锅了。“自己带米的只要7元一锅。”薛忙所坦言,一天满打满算30锅左右也赚不了几个钱,但是只要他和老伴还忙得动,就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

 

接下来的工序由老伴王引凤完成,她把熬好的糖稀倒进炒米桶里,用根木棍使劲搅拌了几下,用力一盖,盖在砧板上,变戏法似地拿出一个正方形木框,摆在砧板上,用木板把膨胀的和了糖稀的炒米推平,等到稍微凉了就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炒米糖便大功告成!

 

长时间坐着,我这腰老犯毛病,再忙活几年便不再做这炒炒米的生意了。”薛忙所直了直腰无奈地说。随着物价的上涨,现在炒炒米的成本比过去要高些,糖精、煤炭、电瓶计算下来“一炸”平均需要的成本与净落的利润只能赚个几块钱。这其实也就是工夫钱,做得好一天下来老两口能挣个百十元,而就是这百十元,对没有其他技能的种田农民来说,他们已经很满足了。薛忙所说,炒炒米的生意在农村不怎么好做,却受到城里的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喜爱,但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会用手摇炒米机炒炒米的都是些六十开外的老年人,过几年恐怕也没有几个人继续从事这一行业了。

 

 

  

京枣、桃酥,儿时怀念的美味

 

提起过年美食,家住红光的肖龙回忆,记忆中最深的就是数京枣、雪片糕、桃酥了。每年年初一都会起得特别早出去拜年,从埭头拜到埭尾,一家不落,大方的人家能够给上一条雪片糕,顶大方的近亲,辟如舅舅家、姨娘家、姑妈家,会大方的给上一包京枣加桃酥。透明塑料袋包着的京枣,拿一根出来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味道才叫一个香甜。

 

进过几番打听,记者在老糖果厂门口找到了一家以传统手法加工京枣、桃酥的食品加工作坊。或许有越来越多的人追寻记忆中的味道,小作坊年前京枣、桃酥的也总能有个四、五吨的销售。

 

记者来拜访时,陈灿明正在油锅前翻炒金枣,他的手艺也算得上是“子承父业”,从事加工京枣、桃酥、雪片糕已经35年。1970年,陈灿明的父亲作为“开国功臣”进了糖果厂工作,在父亲的推荐下,陈灿明在1980年进入糖果厂学习制作京枣、桃酥、雪片糕的手艺。2002年糖果厂倒闭了,但陈灿明放不下这些小玩意,也割舍不下自己的这门手艺,他和倪云、王宏兴、范静霞合计着开个小作坊,按着糖果厂原先的比例配方将这些传统美食继续传承了下去。

 

虽然记者吃过京枣,但却是第一次看到做京枣的过程,望着记者一知半解的模样,陈灿明带领着参观起了京枣的制作流程:京枣是用纯糯米制做的,先要把糯米放在水中浸一天一夜;捞出、沥干,机成糯米粉;和粉;擀压、切成扁扁的小方条;然后放入油锅炸酥、脆;把糖浆放锅里熬,再把炸好的半成品放入糖水中搅拌;最后把搅拌好的半成品捞出,闷上一晚,就可以包装出售了。

 

作坊虽小,大家倒也分工明确,王宏兴、范静霞和糯米粉、切条,陈灿明负责炸京枣,裹糖的程序交给倪云。“我们做的京枣还是糖果厂的老味道,从选料到工序都严格把关,都是纯手工,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传统的味道。”陈灿明说,随着市民对传统糕点需求的提升,我们这里的销量也较前几年有所提升。

 

 

 

季市肉圆:传承于1921 年的私房菜

 

逢年过节餐桌上少不了肉圆,这也是古镇季市民间家常菜的代表作之一。在季市人朱卫华经营的老季市私家菜馆里,肉圆一年的销量达到了20万只。

 

朱卫华是“陈家菜”的第三代传承人,她传承了“陈家菜”原汁原味、用料考究、火候足、下料猛的精髓。朱卫华最擅长的就是红烧季市肉圆,她做的季市肉圆“肥而不腻,嫩而不散”。

 

在靖江做肉圆的饭馆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饭馆的肉圆都好吃,同样是上好的五花肉或去皮肋条肉,同样是这些盐和糖,只要手势偏差,做出来的肉圆都会出现太硬、太柴或太散的问题。

 

这地地道道的手势,早在清代《调鼎集》中就有提及:“取肋条肉,去皮,切细长条,粗劗,加豆粉,少许作料,用手松捺,不可搓成。或炸或蒸。”而朱卫华将其归纳为四个字:细切粗斩。所谓细切,要将五花肉肥瘦分开,分别切成条,再将瘦肉剁成泥,肥肉切成细丁。一颗颗方方正正的肥肉细丁,如同石榴粒般大小。所谓粗斩,是将肥肉丁、瘦肉泥合在一起再粗略地斩一下,让其均匀地粘合在一起。按比例经细切粗斩后,就要“上劲”了,整个过程不放生粉,只加清水,全手工“上劲”后的肉圆肉质松而不散,弹牙含汁。

 

季市肉圆在烹饪上也很有讲究,一般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先将做好的肉圆逐个放进油锅里煎成浅黄色,加入鸡汤、佐料等一起烩烧,先中火后小火慢慢焖制而成。第二种是“”,先放入配菜,可配大白菜、嫩青菜等,将做好的肉圆放在上面,加入鸡汤,投入佐料,慢火煨制而成。第三种是“”,先将水烧开,将肉圆放入滚水中,再放入葱、姜等各种佐料,用中火、小火慢煮,最后放糖收汁。在朱卫华的老季市私家菜馆中,最常用的是“”,即油煎,在烧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火力的大与小,时间的长与短,以达到烹饪的最佳状态。这样烧制出来的肉圆,表面光亮、内里滑润、油而不腻、嫩而不散,堪称一绝。

 

好味道也需要好汤底。朱卫华的秘诀,就是用一大锅肉圆熬出肉汤配上鲜美的鸡汤做汤底。百只肉圆沸水入大锅,熬出醇厚的肉汤汤底,配上鲜美的鸡汤重新烧滚,肉圆中的风味物质不断积累,味道越来越浓。

 

为了使传统的季市肉圆技艺不断发扬光大,朱卫华注册了“老季市”商标,并在城区设立了中心厨房,专门生产肉圆等季市美食。如今,朱卫华的季市肉圆不仅出现在靖江市民的年夜饭餐桌上,还销往毗邻的常州、无锡、扬州等地。

 

 

 

节日香肠的私人定制

 

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按传统习俗,过了大雪节气,家家户户都开始忙活起灌香肠。香味浓郁,肉质紧密,瘦肉不老,肥肉不腻,香肠历来是不少靖江人喜欢的年货之一。

 

今年37岁的黄仙云和丈夫刘鸿一起开了一家雨润专卖加盟店,经营肉铺近十载。每年小雪过后,她就一边忙着卖肉,一边为大家灌制香肠。到了小寒就将进入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到时候黄仙云夫妇俩就一个人腌肉、扎绳,一个人绞肉、灌肠。

 

来黄仙云店里灌香肠的基本都是老主顾。“现在市场上,代灌香肠的店家很多,为了找到一家味道好的,买之前我就做了调查。”家住御水湾的刘阿姨在每家代灌香肠的店铺都买了一截香肠,回去尝过之后才选定黄仙云家的香肠。“那是因为我家的香肠有着独特的配方。”黄仙云颇为骄傲地告诉我们,她在比较了雨润公司提供的几个灌香肠的经典配方后,又请教了行业里的老师傅,结合靖江本土口味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了现在灌香肠所用的配方。

 

好味道既需要有好配方,也需要用好材料。作为香肠的唯一主料,选肉成了重中之重。好的肉,加入调料搅拌后会很快吸收、上劲。黄仙云选用优质冷鲜肉,夹心肉和前腿肉配比恰当,两分肥八分瘦,制作出来的香肠有嚼劲不弹牙。

 

其次是配料。“都是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就得按着自己吃的标准来做。”黄仙云都是选用优质的食用盐、白砂糖、葡萄糖、纯姜粉、芝麻油、洋河大曲酒等等调料。为了满足爱吃辣的顾客,黄仙云挑选优质的干辣椒,自己磨成辣椒粉,按顾客的口味添加。偶尔碰到一些顾客家里有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冠心病人等,黄仙云就用不增高患者血糖水平和尿糖含量的元贞糖代替白砂糖。

 

香肠灌好后,黄仙云要用针在肠衣上扎眼排气,然后用干净白棉线分段捆牢。选料好、干净卫生,是黄仙云吸引老主顾的利器。

 

而另一利器就是现下流行的交流软件微信。打开黄仙云的微信,一张在阳光下拍摄的波浪状的香肠宛若过年的粉色彩灯装饰,十分诱人。2014年冬天开始,黄仙云便在微信上晒自己店铺的灌制香肠,直观透明地展示灌香肠的加工过程,吸引了不少微信好友纷纷下单订购香肠。短短一年的时间,黄仙云的微信上就有三百多位新增好友咨询年末灌香肠,其中更有近百位好友微信定香肠。如今,黄仙云的微信订单已经占整体订单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