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脉大长白》:携吉林文化走出国门

23.03.2016  14:39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阿拉坦社区老年四胡艺术团。

记者在长白山原始森林里“挖”故事。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供图

      一个月前,“中国吉林广播电视周”活动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拉开帷幕,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大型文化纪实专栏《寻脉大长白》在澳大利亚3CW中文广播电台播出。一档从筹备到播出仅仅两年的专栏,他们寻到了吉林文化的什么精髓,才得以走出国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走进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寻找其中的答案。

      到每一个角落寻找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大型文化纪实栏目《寻脉大长白》的开办,是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加强长白山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力争通过这档节目,为吉林文化建立广播声音档案。从2014年开播起,栏目组的全体成员深入到广袤的吉林大地深处,寻找、发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目前已播出近百期。

      节目开办之初,长白山文化建设工作还更多地处于学术研究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长白山文化内涵和魅力尚缺乏更多的了解,即便是在学术界和文化界,长白山文化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也有待提升。有鉴于此,2014年2月20日,吉林省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长白山文化栏目建设汇报会议,决定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推出长白山文化建设专栏,以便更好地宣传、推介长白山文化。在栏目组看来,《寻脉大长白》是在做一张吉林文化对外交往的名片,把吉林的文化,通过这样一个窗口,不断地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当时接到这项任务时,栏目制作人吴玉军感受到无形的压力:自己以前做的都是纯新闻节目,对吉林本土文化缺少了解,能完成好这项任务吗?“领导信任你,就是相信你能够完成好这项工作。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行动起来,到乡村、到城市,到大山深处,到每一个曾经有文化印痕的角落去寻找。”

      吴玉军介绍,经过3个月的筹备,栏目正式开播。新鲜的节目样态、吉林文化的独特光芒,令业界称赞,令同行称奇。这3个月也是下基层采访的过程,不沉到基层不知道,吉林文化博大精深,涵盖森林文化、渔猎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上快速崛起的现代文化。森林号子、木屋村落、采参习俗、萨满文化、剪纸文化、吉剧、二人转……带有吉林符号的文化很多很多,这些文化及其背后的故事就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吉林大地上,而缺少的,就是媒体对这些文化的发掘、整理、传播。

      聚合吉林台“三剑客”

      吴玉军告诉记者:“当时接到做文化专栏的任务很突然,要做好这个栏目,就必须找热爱文化事业,并且在新闻专题领域比较资深的记者担此重任。”台里对长白山文化专栏建设非常重视,不办则已,办就要办出高水平。最终,经过慎重考虑和认真选择,台里敲定了栏目组的人员构成:由记者吴玉军、孟汐、李雨楠担任撰稿人,首席播音林迪担任解说工作。

      在记者采访前,就听说吴玉军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作为《寻脉大长白》栏目的制作人,他一直坚守在采访第一线。“这个工作刚干时有压力,不过越干越喜欢,因为我们发现,在这片黑土地上,我们的祖辈们创造了那么多文化,这些文化有的还带着传承者的体温,在岁月的长河中传了下来。”吴玉军说,采访过程中,常常是进到乡村、大山深处,其中的苦和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知到,但是每一次节目结篇,最终制作播出后,都如释重负,这是一次心灵的升华,文化的洗礼。就像在孩童时,一份试卷又打了100分一样高兴。

      “我在采访四平战役纪念馆时,原副馆长张艳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从建馆时一件件珍贵文物的搜集、摆放开始,张艳华一直都是参与者。从张艳华说话的眼神中,就能感受到她对文化的热爱,对先烈们的感恩。”吴玉军介绍,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张艳华这样的文化人坚守,才有今天长白山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孟汐看起来干净利落,谈起话来逻辑清晰,她是《寻脉大长白》栏目唯一的女记者,凭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她曾经深入到长白山深处,采写了《长白山最后的木屋村落》《关云德:一把剪刀 一个梦想》等稿件。“在采访剪纸大师关云德时,因为广播需要声音,但在剪纸过程中,无论我怎么问话,关云德都是一声不吱。”孟汐介绍,因为关云德牢记祖训,剪纸就是要提住气,这口气要是提不住,就剪不出好的图案来。

      “第一期节目以《寻脉》为题,从长白山的历史、文化和这里曾经生活的人写起,感觉非常好。”李雨楠,短短的胡须,略长一点的头发,目光中透着深遂,让记者一下就能够感受到那种朴实和对文化的热爱。“牛子厚是吉林省吉林市著名京剧科班‘喜连成’的创始人,我们去采访的时候,发现吉林市博物馆只有牛子厚一个小小的展厅,采访不了什么。”李雨楠介绍,后来他了解到,吉林市目前有一些社区在排练牛子厚的戏,还有一定票房,这样的文化还在吉林民间继续传承,通过后续的补充采访,终于把一个好的专栏节目做出来了。

      形成文化声音档案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吉林广播电视周”期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与澳大利亚3CW中文广播电台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员互访、节目互换、版权输出、学术研讨、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寻脉大长白》带着中国的文化符号,走出了国门。

      相比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江南文化的灿烂夺目,长白山文化受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特性体现的是奔放、豪迈、鲜明的地域性。近年来,随着文化学者和专家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吉林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被发掘整理出来,关东黑土地不再是文化荒原。

      能不能把长白山文化的精彩展示出来,采访这一环至关重要,在采访中,大家根据案前准备,把能想到的问题都提出来,让专家、学者、传承人尽可能完整、详细地介绍有关情况,以免挂一漏万,影响节目神采。两年来,《寻脉大长白》从长白山出发,先后走访了白山、吉林、长春、辽源、四平、松原等地,所涉及的采访对象近千人,每个选题整理出来的录音文字都有几万字,有的达到10万字,作者们再呕心沥血,撰写出7000多字的文字稿。《寻脉大长白》是周播节目,每期半小时。近百期节目,不仅保存下来珍贵的采访对象的录音资料,也为吉林文化建立了广播声音档案。播出的节目最终被听众认可,被专家认可,推向全国和世界。    (张席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