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南京金融交易中心总裁曾克庆

13.08.2016  20:13

  曾克庆南京金融交易中心创始人、总裁,旺财谷联合创始人、CEO。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金融研究生班,执业律师。拥有15年金融投资经验,7年互联网创业经验。熟悉金融行业及互联网行业,擅长战略格局构建与金融产品创新,具备强烈的风险控制意识。

  近年来,金融资产交易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新兴金融领域最具潜力的方向。南京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在不到一年的运营时间里,累计完成230个金融产品备案,产品发行额约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三年,交易规模将破千亿。金融资产交易的职能何在?未来走势如何?我们听听南京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总裁曾克庆怎么说。

  兴趣+远见法律人扎进了金融圈

  记者:我了解到,曾总是政法大学学法律出身的,是什么促使您转型创业做金融的呢?

  曾克庆:首先是因为对金融领域浓厚的兴趣,才会一路艰辛创业到现在。至于法律和金融之间的跨度,其实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当年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做法律相关的工作时,就会经常遇到与金融有关的案子,比如兼并和收购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工作内容已经超越了纯粹法律的内容,开始不断地涉猎财务、税务以及金融领域的东西。因为有兴趣,我就会去深入研究,逐渐积累了一些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看到了金融这个行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潜力。可以说,金融拥有所有行业资源的总和,前景非常广阔,但同时,在我国,金融是一个非常高管制的行业,这就造成了主流金融机构对各个有融资诉求实体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远远不到位的现象。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深化,未来新兴的金融机构一定可以提供更多产品服务来满足发展中各种实体的金融需求。

  打造资产证券化创新交易平台

  记者:近年来,金融资产交易发展很快,特别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被认为是新兴金融领域最具潜力的方向。您认为金融资产交易所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南京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是怎样定位自己的?

  曾克庆:南京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是个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性的交易平台。现在中国主流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存量超过200万亿,随着金融行业及金融主体的发展,金融资产的存量和增量会越来越大,所以首先我们拥有一个极其庞大的资产基础;同时我注意到,每年财政部和银监会审批做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大概在几千亿,那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流动起来的资产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只有2%,其余98%的资产都是沉淀,不流动的。那我就觉得,如果能推动这样的资产交易,就拓宽了企业融资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这对市场来说意义就非常重大。而且,要推动金融市场的交易,必须通过证券化来实现,因为金融资产的存量太大了,只有证券化才能简化金融交易,使得金融交易变成可能。南京金融交易所就是要做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交易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盘活有效资产,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社会资源,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提供融资服务,为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搭建平台。普惠金融就是要让更多的市场主体享受到金融服务,也让很多的市场主体能够提供金融服务。高利贷就属于用得到,用不起的例子。所以普惠加在一起,就是既用得到又用得起,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惠,这就是我的理解。

  做资产连接器、挖掘机和创新者

  记者:南京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在所有金融交易市场中的特色在什么地方,具有哪些职能?

  曾克庆:目前,全国有几十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最早活跃在市场上的资产交易中心一般都国企成分比较重,像事业单位一样,接受多行政指令,并不十分市场化。如今很多互联网巨头都成立了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比如蚂蚁金服、百度金融,这些平台运作就相对市场化,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与上面这两种相比,南京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既没有依附互联网巨头的背景,也不是国企成分主导,所以是纯市场化运作,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实力,在市场中获得发展的空间。

  我觉得我们的职能可以用“连接器”、“挖掘机”和“创新者”三个词来概括。第一是资产资金的连接器,是一个交易的场所。第二是资产交易的挖掘机,我们需要不断发现可以资产交易的主体。第三是持续不断的创新者,在合法合规这一最基础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不断的创新服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来符合个性化的需求。

  新华报业/财经全媒体记者王静汪习琴

编辑: 郑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