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30对新人举办汉服集体婚礼

01.01.2015  20:48

  

  新华报业网讯  没有笔挺的西装,新郎着一席宽袍大袖汉服;没有洁白的婚纱,新娘穿一身传统汉式嫁衣……1月1日下午,南通大型汉式婚礼在环西文化广场隆重举行。30对新人身着汉服、拜行古礼,参与了一场终生难忘的汉文化集体婚礼,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千年古老的婚俗仪式。


  南通自古有在濠河用船接亲的风俗,下午1点半,在冬日的瑟瑟冷风中,新郎们坐着龙船满面幸福地前来迎接新娘。

  下午2点,婚礼正式开始。但见30对新人身着汉服,依据汉代人结婚的婚礼习俗,依次进行了沃盥礼、同牢礼、合卺礼、行解缨配绶礼、执手礼、三拜礼等古代婚礼礼仪。市民一边观赏,一边学习古礼,像“同牢合卺礼”,就是一对新人跪于垫上,同吃一块肉,同饮一杯酒,以示婚后共同生活。

  参加本次汉文化婚礼的新人,都是通过网络等途径自发报名的、爱好汉文化崇尚中华文明的新婚小夫妻。在庄严肃穆的仪式结束后,新人们纷纷表示,来参加此次汉式婚礼觉得很新颖、时尚。新娘吕小姐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原滋原味的古代婚礼礼仪,夫妻俩更深刻地理解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含义。

  此次活动由南通婚庆行业协会、南通大学婚俗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主办方介绍,现如今青年人的“婚事”多以“洋婚”为主,少数穿插传统元素,显得“不洋不土”。举办大型汉式婚礼,就是为了突破了中国现阶段在西方婚礼文化冲击下形成的固有婚礼模式,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婚俗文化,将几千年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婚庆领域呈现。

  “重拾汉文化是一种民族的文化自觉。”通大姜朝晖博士介绍,汉式婚礼是以周礼为蓝本,以典雅、尊贵、庄敬为气韵,追本溯源,是真正体现华夏经典文化传统的民族婚礼。在华夏民族的传统中,汉式婚礼被视为是礼乐文明的根本所在,被视为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起点,这样的婚礼,能够同新人之间那种坚贞、深沉的情感相般配,也能够与华夏子孙自身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相般配。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付奇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