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搞好今年夏粮收购工作的思考

14.05.2015  13:54

 

 

      今年夏粮收购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粮食主管部门和国有粮食收购企业必须以超常规的措施和方法搞好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

      一要提高收购工作科学化水平。粮食部门要把收购工作的触角向粮食生产环节延伸,应该积极配合农业部门指导农民搞好小麦后期田间管理,尤其是赤霉病防治。据调查今年小麦赤霉病有大面积蔓延的趋势,要加大防治力度,确保今年的小麦优质高产,唯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开展收购工作打好物质基础,嬴得收购工作主动权。应组织足够力量深入村组、田头开展夏粮长势调查和产量分析,摸准实情。同时加强与镇村组织和种粮大户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的联系,就如何进一步创新收购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为制订切实可行的收购工作预案打好基础。今年仓容紧张的矛盾比较突出,要及早做好仓容准备。针对小麦面粉价格低迷,粮食库存居高不下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紧粮食调销移库,腾仓并仓,备足仓容,满足农民出售新粮要求,确保不限收、拒收,确保不出现新的卖粮难。粮食部门应主动积极地争取地方党政组织对粮食收购工作重视与支持。只有在地方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粮食、工商、公安、交通、农发行等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才能形成有利于收购工作正常开展的强大合力。要进一步探索粮食产后服务新模式,创造出让粮食生产者更愿意接受更满意的收购方法,满足农民出售余粮和增加收入的要求,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水准服务,调动农民卖粮积极性。   

      二要加强市场监管推进依法治粮。粮食部门应会同工商、公安、交通、物价、质监等部门,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严格执法,动真碰硬,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和取缔违法收购行为。工商、公安、海事等部门应积极配合粮食部门开展市场执法,加大巡查处罚力度。应加大收购政策监督力度,保证执行政策不走样。所有收购站点应及时公开国家收购政策、公开收购价格、公开质量标准、公开作价办法,同时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电话,接受广大农民和全社会监督,收购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不压级压价,不克扣斤两损害农民利益,不收关系粮、人情粮,自觉保护农民利益。入库粮食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依法治粮、依法管粮。目前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在粮食收购行政执法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粮食法》应尽快推出,使粮食行政执法更有法律依据,更有权威性。要加强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粮食行政执法水平。 

      三要强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所有收购企业应把粮食收购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打造,在收购前应加强与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农合经济组织联系,落实订单收购、委托收购计划,把服务工作做到实处。国家在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应继读实行托市收购政策,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谷贱伤农”和国有粮食收购企业购销价格倒挂问题,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有粮食收购企业是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执行主体,必须严肃认真地执行好这一政策,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任何方法做出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把国家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带给农民。要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今年的国家收购政策,所属各收购站点应做到有政策宣传栏和宣传标语、有咨询台,让农民卖“明白粮”。收购中应严格执行价格政策,让农民卖“放心粮”。收购现场应有食品茶水供应、有急救药品、有休息场所,还应组织力量到粮源集中、交通不便的村组、田头设点收购,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农合作社和广大农民提供零距离服务,让农民卖“舒心粮”。应做收购的组织调度工作,坚持银行“一卡通”当场结算兑付收购资金,不得出现“打白条”现象。应千方百计克服仓容困难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主动积极地帮助卖粮农民解决卖粮中的困难,为农村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和广大农户提供运输、烘干、收购一条龙服务,满足农民出售余粮要求。要在收购中发扬粮食人不怕吃苦、善打硬仗、能打硬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高水平打好夏粮收购这一仗。 

                                                                                  (  宝应  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