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中,他们坚守岗位

25.01.2016  11:36

 昨天,我市遭遇25年来最冷的一天。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下,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街头值勤的协警、在码头工作的库场员、在冷风中经营蔬菜的商贩……一群普通劳动者冒着辛苦和刺骨寒风,为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而坚守岗位。昨天,本报记者走近这群普通劳动者,感受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辛苦和付出。

 

供水管网维修员毛慎鑫:抢修时水溅到身上凝成冰屑

 

 “宏润花苑有处水表冻坏了!”昨天,接到报修电话后,市华汇供水公司管网维护部工作人员毛慎鑫立即开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迎着寒风急匆匆地往宏润花苑赶。

 

 来到小区,毛师傅带上有些冻住的工作手套,咬牙打开沾满冰块的碎水表。有水溅到他的外套上,很快就结成冰屑,毛师傅没在意,随手拍掉后又开始安装新表。安装结束后,毛师傅迅速收拾工具箱,拿纸巾擦了擦冻得通红的鼻子,忙着赶往下一个维修点。

 

 毛慎鑫说,上周气温骤降,陆续有市民反映安装在户外的水表水管发生冻裂,昨天他就去了10多个住宅区维修冻裂的水管水表。“要跑的地方太多,一辆电动车的电量不够用,我把自己的电动车和工作电动车轮流用,赶回公司拿新水表的时候顺道换车。”毛慎鑫说。

 

交通协警陈岗:脸冻得快没知觉了

 

 昨天下午3点多,太阳时隐时现,后来干脆藏进云层,寒风显得更为凛冽。此时,江平路人民路十字路口的交通开始繁忙。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身着反光背心、手戴白色手套的陈岗正忙着指挥过往车辆。

 

 “可以左转掉头吗?”“可以。”……陈岗戴着单薄的警帽,脸和耳朵都露在外面,他努力控制着被风吹得有些晃悠的身体,时刻保持着眼勤、嘴勤、手勤、脚勤、哨音不停的同时,还要兼顾一些司机的驾车咨询。一个小时后,陈岗在同伴的接替下回到岗亭稍作休息,喝了一杯热水暖暖身子。他说,站在外面时间长了,脸冻得几乎快没知觉了。过了几分钟,他再次回到路口指挥岗,一直坚持到晚上6点钟。

 

 记者采访时,听到一些等待通行的市民感叹:天气这么冷,骑电动车十几分钟都受不了,警察站在路口连续几个小时不停地指挥,真的难以想象。对此,陈岗说,虽然天气很冷,但作为一名交通执勤人员,不管冷风刮得多难受,都要站好每一班岗,保证车辆安全有序通行。

 

环卫工人李兴霞:不停地清扫路面驱寒

 

 昨天上午9点多,记者在骥江路步行街附近看到,46岁的李兴霞正弯腰清扫路面上的纸屑、树叶等,她的脸上冻得通红,额头却冒着热气。

 

 昨天凌晨5点,李兴霞就从家中赶到人民路开始清扫。由于责任路段位于闹市区和步行街,加之风力大,路段上的垃圾和树叶到处飞,她要时刻注意路边、绿化带、机动车道的情况,不间断地清扫、保洁。

 

 “天气很冷,衣服穿得再厚都感觉冷,只有不停地劳动,身上才不冷。”李兴霞说,早晨刚出来时冷得难以忍受,但干起活来就不冷了。

 

码头库场员潘丽萍:穿三条棉裤才能抵御寒风

 

 昨天,长江边的盈利港务码头,风力达8级,气温比城区还要低。码头库场组长潘丽萍的上班时间,除了有一个小时能在分工室暖和外,其他时间都在露天工作。

 

 大轮上的木材卸下来,堆场上的木材发货,都需要库场员清点并记录。潘丽萍说,每根木材上面的编号不同,库场员要对每根木材的编号、长度等逐一清点记录。

 

 潘丽萍上班时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身上穿了两件保暖衣、一件羽绒服、再套上厚厚的工作服,下面穿三条棉裤感觉刚刚好,脚上要穿厚毛巾袜、保暖鞋,绒线帽、厚手套、口罩都是必备的。”潘丽萍说,衣服穿得多到几乎行动不便了。

 

 这么多衣服穿在身上,让身材匀称的潘丽萍看起来有些臃肿,但穿得再多,还是会感到冷。潘丽萍说,上班时如果能不时地走动,还不会太冷。有时客户装的木材比较多,库场员必须在一个地方清点记录,待的时间长了,手和脚都快冻僵了。虽然天很冷,但潘丽萍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工作中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出一点错。

 

蔬菜经营户陈亚芬:戴着两层手套销售蔬菜

 

 昨天凌晨4点多钟,蔬菜经营户陈亚芬骑着电动三轮车前往渔婆批发市场。她穿着厚厚的衣裤,戴着厚手套,裹着厚围巾,只露出一双眼睛,但仍然冷得发抖。凌晨,5点左右,她将批发来的蔬菜在江华农贸市场自己的摊位上摆放好,准备做生意。

 

 为了让自己暖和些,陈亚芬戴上两层轻薄型手套,内层是纱手套,外层是蓝色胶质手套。农贸市场内冷气四溢,昨天到菜场买菜的顾客不太多,在等待的过程中,她感觉越来越冷。

 

 “我做蔬菜生意好几年了,没有哪一天因为天气恶劣就不出摊。这么冷的天,只希望多做几笔生意,早点回家陪伴家人。”陈亚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