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黄河故道改善灌溉条件促百姓增收

07.04.2016  15:17

   中国江苏网4月7日讯  民生无小事。自黄河故道治理工程全面开展以来,宿迁市水务部门立足民生实际,通过河道疏浚、堤防加固、穿堤涵闸及水源泵站工程的建设,可直接或间接改善黄河故道沿线约17.81万亩耕地的灌溉条件。

  历史上,在黄河故道综合治理之前,水源无保证,供水能力不足,导致黄河故道水资源利用率低。黄河故道高滩地势高亢,缺水状况十分严重,加之目前河道中泓内缺少有效的拦蓄工程(已建闸如陈圩闸、新袁闸等,由于年久失修,闸门破损严重,基本已无拦蓄水源功能),自然降水不能得到有效拦蓄,不能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流失、浪费;黄河故道高滩地现状用水主要靠中运河建站补给,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运河补水泵站座数少,流量小,且年久失修,均达不到设计抽水能力,难以满足黄河故道沿线用水需求,形成无水可灌、有水难灌的尴尬局面。

  河道疏浚后,将极大提高河道蓄水量及排涝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同时,可直接或间接改善黄河故道沿线耕地灌溉条件,其中宿城段工程惠及耕地10.15万亩,泗阳段工程惠及耕地7.66万亩。

  “仅就宿城段而言,据典型调查,该地区灌溉条件改善前后旱作物产量每亩相差50公斤,水稻产量每亩相差公斤,其它作物产量每亩相差100公斤,灌溉效益若按增产效益的60%计,为1005.02万元。”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解决百姓灌溉难问题,只是黄河故道干河治理工程的一个缩影。“作为水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就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做到群众满意,让百姓心中无怨气,老百姓的心气顺了,基层工作也好开展了。只要是老百姓所期盼的,我们就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编辑: 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