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竞相发展创特色

15.02.2015  15:22

   中国江苏网2月15日讯 (记者 葛明正 文大伟)经济新常态下,宿迁消除“增长焦虑症”、走出高速纠结,描绘了稳中求进的发展曲线,亮出厚重成绩单——

  去年,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省列统的主要经济指标中,宿迁有7项位居全省前列、5项位居第一。

  成绩实属不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宿迁再启新征程。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魏国强在2月2日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紧扣“竞相发展创特色”这个关键,牢固树立“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坚持以特色打造亮点、谋求突破、提升质态,始终用特色发展推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存量转型、增量集聚,产业集聚创特色

  1月19日,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竣工投产,首台“宿迁制造”的l系列高效节能压缩机下线。

  “东贝投产,对于我们双鹿上菱来说同样是利好消息。”上海双鹿上菱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泉苗说,企业所采用的核心配件——制冷压缩机就是东贝的产品,企业实现了就近配套,节省了大量的物流运输成本。

  宿迁家电产业实现平地崛起,初步确立了全国白色家电产业第五极的地位。通过加快推动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培育龙头化,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综合竞争力强、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加快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智能电网四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四大新型产业跨越发展,促进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电装备、家居制造四大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构建起市域“双新一特”产业体系,宿迁的“产业树”日益繁茂,逐渐走出对白酒产业的单一依赖。

  身在湖边却心向大海,宿迁牢固树立“心向大海、接轨上海、融入沿海、联江通海”的“四海意识”,转身向外,奋力赶海。围绕“有产业规划、有龙头企业、有载体平台、有扶持政策、有优质服务,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开发方式、转变招商方式”的“五有三转”目标,我市下定决心把各类园区打造成为产业集聚示范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对外开放示范区。

  “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这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目标,而企业绿色发展是其重要路径。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宿迁,不再“拣到筐里就是菜”,而是推动招商引资由拼资源、拼优惠、拼政策“老三拼”,向比公平、比服务、比配套“新三比”转变。

  与此同时,坚持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理念促进生产方式根本转变。目前,依托宿迁生态化工园区,我市正在加快建设印染服务中心和金属表面处理中心,既满足家电、纺织服装等产业发展需求,又实现生产流程“去污化”、“清洁化”。

   乡有“个性”,城有“内涵”,城镇建设创特色

  沭阳县颜集镇有花木网店3000家,带动就业1.2万人,跻身全国首批20家“淘宝村”之列;宿豫区顺河街道林苗圃将生态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带动了农民收入节节攀升,荣膺国家3A级景区头衔……

  新常态下,我市的乡镇正努力书写“特色”、“个性”文章。在产业选择上,不搞“村村招商、镇镇建园”的“一刀切”,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去年9月我市发文公布了第一批50个特色村庄名单,其中经济产业型10个、水网风貌型20个、历史文化型20个。

  随着中心城市与县城、乡镇的协调发展,三者正构建成互补融通、互联共建的有机整体。沭阳县重点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产业,泗阳县围绕纺织服装、汽车配件、家居制造产业发力,泗洪县则聚焦支持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型膜材料产业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三县正勾勒着各自的产业特色。

  通过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文明特色的特色城市以及“一乡一色、一镇一品”的特色乡村,推动我市从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转变、从先城后乡向城乡协调转变、从粗放开发向追求质量转变。

  经过建市18年的发展,中心城市已由“外延拓展”阶段进入“内涵提升”阶段。围绕“最美的生态、永远的时尚”建设定位,正加快实施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三年计划。

  去年,卫生城市、节水型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人居环境奖城市、文明城市“五城同创”实现整体突破,既完善了城市功能内涵,也凝聚了民心。运河宿迁港建设稳步推进,通用机场完成选址,宿淮铁路客运顺利通车,徐宿淮盐高铁也将于今年上半年破土动工,宿迁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铁梦”越来越近。

   调优结构,培育主体,现代农业创特色

  “自上个月开始,我们已经陆续接到了北京、上海等地近万斤订单。”严寒冬季,宿城区隆欣家庭农场主边亚军忙碌并快乐着,“这200亩地,去年一年产值1200多万元,我们准备再建一个冷库扩大规模。

  得益于家庭农场的发展,和边亚军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掘金”的转变。我市还建设了4个生态家庭农场集群,每个集群发展1-2个主导产业,计划培育家庭农场160个以上。目前,家庭农场总量达到4695家,居全省首位。随着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职业农民队伍也在逐步壮大。

  屋外寒风凛冽,宿迁运河湾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却温暖如春。作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之一,园区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可圈可点。“种养加、吃喝玩”的运作模式,带动近8万户农户,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75%。与此同时,宿豫区肉鸡、泗洪县大闸蟹、泗阳县青虾、沭阳县花木等产业也随着“大园区+多主体”的模式带动,集聚成群,高效发展。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我市农民收入的42%来自于农业经营,48%来自于打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其他各种收入占了10%。由此,我市坚定一个理念: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具体做法是,向市场紧缺产品调整、向优质特色产品调整、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调整、向三次产业融合渗透调整,形成一地一品、一域一特的发展格局。

  一产的做大做强,带来了“接二连三”效应。市湖滨新区黄墩镇在发展水产养殖基础上,通过延长产业链,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做足“二产”文章;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乡推进特色产业向休闲农业延伸,让“盆景”成为“风景”;沭阳县新河镇凭借“一枝花”产业,将花木卖到了网上,带动了“三产”发展。

  如今,我市坚定选择了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群众全面奔小康的路径也越来越清晰。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更是宿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正如魏国强在省人大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我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宿迁”的发展定位,加快建设发展有质量、百姓得实惠、生态好环境、社会更文明的高质量全面小康社会。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