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率先启动“一证一号”改革 只需三天 一个窗口拿到营业执照

27.05.2015  21:34

  中国江苏网5月27日讯(记者 王逸男)4月15日,宿迁伟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王昌伟拿到了自己企业的营业执照,从申请到拿到执照不到三天,让王昌伟很是惊喜。营业执照上清楚的写着商事登记证号”132130203000000017”18位编码,这样的一个“身份证号”,标志着宿迁在全国率先启动的商事主体和非商事主体“一证一号”改革工作开始步入正式实施阶段。今后,新办企业不用跑工商、质监、税务部门,只要在工商窗口提交所需材料,便能在3个工作日内拿到营业执照。

  自4月15日正式启动改革到5月26日上午,宿迁一共发放各类新码证照198分。所谓“一证一号”,即将营业执照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税务登记证号整合成“登记号”,并作为唯一号码加载在“一证”的工商营业执照上。一个“证”,就是工商营业执照,这个“号”,就是社会信用代码。对于创业者,可以省去“跑断腿”的麻烦,一个窗口便可以办理好营业执照。

  而看似简单的一个窗口确是改革的另一大亮点:联合审批。宿迁市工商局局长耿静波告诉记者,企业将资料和身份证明提供给窗口后,窗口将信息共享,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联合审批,这种信息共享能够缩短办事时间,提高效率,而这个18位编码,也为各审核部门起到了枢纽作用。

  改革前,注册一家企业必须要获得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在办理其他相关审批备案手续时还将有一系列的新号码生成,“万码奔腾”的背后,太高了企业的各种显性和隐性成本,也增加了公众信息检索的困扰。开展“一证一号”改革,在统一规则下实现自动赋码、一次赋码和全程运用,有助于破除权力垄断和部门利益,让利于创业创新者。

  据了解,仅在宿迁,就有几十种编码,有几位数的,有十几位数的,有二十几位数的,还有数字中带杠或字母的……这些代码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因为部门审批泛滥才导致编码泛滥,企业为了这一串串数字,必须提供大量重复材料,奔走于不同部门之间,接受重复审查;一家企业有几十个“身份证号”,又给公众查询企业信息以及部门共享信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带来障碍。

  “一证一号”的率先实施,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也为行政部门省去繁琐的输入过程,通过‘一证一号“来审核企业。在宿迁的工商银行记者看到,银行内设置了工行企业登记注册综合服务窗口。耿静波告诉记者,宿迁为将改革进行的更加完善,将工商窗口延伸到银行,“左手领证,右手开户”,原本需要一天时间都不一定能办完的手续,在一个小时内可以全部解决。宿迁社保申报征缴科负责人龚甲告诉记者,以前企业来为员工办理社保,工作人员需要输入三个15位的代码,而且还要对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现在只需要输入一个18位的编码就可以。“以前办理一个企业需要10—15分钟,现在省去审核时间,只需要一次录入,时间2—5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悉,从2013年9月全面实施上市制度改革至今,全市月均新增公司制企业1512户、新增注册资金34.12亿元,较改革前,分别增长34.04%、83.05%。在试点工作逐步推开后,今后还将研究启动网上申报和审批平台,公司登记可全流程网上办理,新办企业不仅不需要奔波于工商、税务和质监等多个部门,足不出户在网上办理也将成为可能。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