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最老古树已超2200岁 来看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6.03.2016  11:02

  中国江苏网3月16日讯  宿迁有多少古树名木?宿迁树木“最老寿星”在哪里?“最老寿星”又为何种树木?古树名木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小编将带大家走进一片树木的海洋,寻找那些与众不同的古树名木,探寻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项王手植槐

  项王手植槐, 相传是2200多年前, 项羽离开家乡时亲手种下的。《宿迁县志》记:“盖古干几经枯萎,侧枝生成,曾遭雷击。”目前,这棵生长在项王故里景区的古槐树,呈“V字形”生长,两条粗壮的枝干向外延伸,其中的一个主干已经中空,另外一个还需“拄着拐杖”。

  如今很多外地游客都到宿迁游览项王故里,看这株项王手植槐领略霸王风采、体味英雄文化。

   项里桐

  项里桐,也生长在项王故里景区, 距今约2200年历史 ,是目前梧桐巷中保存下来的唯一一棵发根梧桐。

  传说项羽的衣包就埋在这棵树的下面,所以这棵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每当老的树干即将枯萎时,从其根部又发新枝。

  如此生生不息的树,似乎象征着项羽的生命在西楚大地不断地延续。

   乾隆行宫古树群

  乾隆行宫里有6株树,分别为柏、柿、桐、椿、槐、杨,取意“百世同春”、“百世怀杨”。

  如今,虽然沧桑巨变。但走进乾隆行宫,仰望古柏老槐,你依然会被这座保存完整的皇家建筑所震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剥蚀,但柏树、柿树、槐树、杨树仍苍劲挺拔,枝翠叶绿。

  据了解,在过去,只有帝王的家里才可以种植柏树,所以柏树又有“帝王之树”的称呼。

   卧牛望月

  沭阳是花木之乡。谈起沭阳花卉苗木,不能绕开花乡的众花之魂——新河的“卧牛望月”落地盆景。

  它的来头可不小,据说是从皇宫带回来的,也有传说是胡家花园第一个修建人胡琏的遗物, 已有460多年。 卧牛望月”松桩年代久远,显得苍劲古朴,古朴中又见秀丽,苍劲中不失柔曼,整个松桩有较大的云片六十多个,每个云片都有不少于三十个的菱形方孔,所以,人们又给它取了个吉利的名字叫“金钱洞”。

   千年拓树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棵树乡大华居委会境内有一株树高5.3米、胸径108厘米的柘树,相传植于隋唐时期, 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据悉,柘树生长极为缓慢,虽然分布很广,但大树难觅。由于它有着神话般的传说,这棵古树也被当地人称之为“神树”、“老寿神”。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朝拜此树蔚然成风。

   意杨王

  

  这株位于泗阳农场的“意杨王 是1976年布点试验林中现存的全国最大的杨树。

  意杨王树高46米,胸径1.18米,单株立木材积17.6立方米,它见证了泗阳多年来播洒绿色的艰辛历程。

  多年来,栽杨树成为泗阳人每年的必修课。每到春光明媚的季节,黄河故道上的人们从滩上栽到滩下,从路旁栽到沟边,从房前栽到屋后。目前,杨树种植已被广泛推广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和黄河以南的广袤平原。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