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扩大保范围 生态红线范围提升至30.65%

28.04.2016  18:32

  

  宿迁市生态空间保护切实加强,生态红线区域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容量正在成为宿迁人心中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目前全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达2622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区域范围提升到30.65%。

  近年来,宿迁市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围绕“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的三大目标,立足区域、城市、镇村三大层面,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三大生态系统,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重心,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化发展之路,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

  划定生态红线是我省正在推进的一项切实举措,也是给发展“留白”。据了解,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去年宿迁市开展了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扩大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范围,将市内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入生态红线区域范围,并继续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措施,一级管控区严禁建设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项目,二级管控区严禁建设有损主导功能的建设项目。

  此外,不断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封井192眼,进一步保护地下水资源;新增自然湿地面积2000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1.15%;启动编制《宿迁市中心城市鸟类栖息地营造与生态修复实施方案》。推进绿色宿迁建设。

  据了解,今年宿迁市将继续加快推进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特别是做好两湖良好生态湖泊创建工作和开展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综合防治,推行生态化养殖,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