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打造最美法治新农村(图)

09.08.2016  13:34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启年,宿迁以“普法惠民”为出发点,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立足“四个标准”,将法治元素融入最美乡村建设,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努力建设“产业生态、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截止目前,该市已拥有风景如画的法治新村200多个。

一是贴近群众标准,使宣传效率最高化。 将创建法治文化示范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法中心户、农家学堂、农家书屋、社区文化角等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完善、升级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角、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通过多种形式展现法治文化,将法治宣传触角延伸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满足群众学法用法需求。

二是富有特色标准,使资源整合最优化。 立足农村自身特色,挖掘具有本土气息的法治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法治文化阵地。特别是在建设法治文化小公园建设中运用石刻、亭台楼阁、法治格言、法治宣传栏等形式,图文并茂地反映本地古今中外法治典故、法治名人、法治格言、法律条文等内容,成为集健身、休闲、普法于一体的法治主题小公园,有效提升了该市法治文化建设内涵。

三是通俗易懂标准,使学习效益最大化。 以漫画配法律条文解读、法治格言、法治标语等宣传内容为主,做到内容“一看就懂、一懂就会”,让群众近距离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在娱乐休闲中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凸显了辖区地域特色。

四是加强互动标准,使建设成效最大化。 由法宣办牵头,部门联动,常态化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今年以来,先后深入乡镇、村居、集市开展法治宣传260多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0万余份,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5200余人次。充分发挥普法社会组织的优势,组建法治宣传艺术团,深入农村庙会、集市开展“法治文艺下乡”300多场次,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