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28.04.2015  14:36

      “本来想请街道办给开个证明,我自己到区里跑。没想到,在这个窗口递了申请,不到5天就拿到了临时救助,解了燃眉之急……”4月26日上午,在宿迁市宿豫区顺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门受理”窗口前,谭明信高兴地说。

      前不久,谭明信的儿子因车祸不幸致残,本不宽裕的家庭顿时陷入困境。“受理后,将申请报区社会救助中心,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参照核对结果,根据申请人需要拟定救助金额,再报区里审批、公示。”窗口工作人员尚楠告诉记者,如今,这些程序都由她通过民政内部系统,在网上操作完成。

      “以前都是自己跑,找得到地方、材料都带齐了,也要跑四五趟才能办好。前前后后跑下来,黄花菜都凉了。”正在申请救助的许尔华告诉记者,前两年,他的邻居想申请医疗救助,因为找不到相关部门,未能得到及时救助。“现在多好,低保、大病医疗、临时救助等,这些救助都能在这个窗口办理。而且,我是陆集人,因为租住在这里,就可以就地申请办理。在宿豫,只要是‘一门受理’窗口,都可以帮我们办好申请。”

      “我们已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及临时救助等集中在一个窗口办理。”宿豫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刘伟告诉记者,按照市民政局要求,区民政局在建设基层受理办理平台的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完善部门间分办、转接流程,限定办理时间,及时告知或公开转办进度,建立长效机制,促成救助申请人和救助部门高效对接。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宿豫区的做法仅是全市相关工作的缩影。据介绍,依托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成立乡镇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目前,我市108个乡镇已设立“一门受理”窗口122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07名。“在实现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部分较大乡镇设立了2个‘一门受理’窗口,实行一表登记,规范流程,限时办结,建立快速通道。”市民政局副局长卓维礼说。

      此外,市民政局还将救助机制建设作为年度工作“一票否决”事项,抓早抓实、立状画押、跟踪问效、责任倒逼。市、县(区)均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专项会办、协同运作,初步形成基本生活、医疗、住房、就业等八项救助整体发力的新格局,并全面建立市、县(区)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市级5个相关部门已陆续接入核对网络。

      “我们还出台实施《宿迁市区聘用村居(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试行办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村(居)干部、大学生村官和灾害信息员中择优选聘社会救助协理员,每村一名,对群众‘急难愁’早发现、早介入,切实打通村(居)‘最后一公里’。”卓维礼表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宿迁民政将继续高度重视,精益求精,通过“一门受理”与“主动发现”,力求救助“无盲区”;通过“协同办理”与“快速响应”,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