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

06.08.2016  02:06


  宿迁市紧扣国务院“宽进严管”改革思路和“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准入效率、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持续发力,改革两年多以来,全市私营企业较改革前月均增长35%,其中公司制企业增长126%,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热潮。7月底,省委书记李强在宿迁调研期间,对宿迁市商事制度改革给予肯定。
  (一)实施注册资本、经营场所改革,减少创业经济压力。于2014年3月1日起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注册资本,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报告。在经营场所上,于2014年7月1日起实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经营场所“负面清单”管理,允许数据处理、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11类市场主体将住宅登记为经营场所,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创业支出。
  (二)推行“先照后证”改革,基本实现“零门槛”登记注册。自2013年9月起分两批将全市工商前置审批事项由199项压减到7类20项(基本为省级以上权限),其余均改为后置审批,为行政相对人快速获取市场主体资格、筹备生产经营创造了条件,成为当时全国较早实行“先照后证”的地区之一,也是前置审批项目最少的地区之一。
  (三)开展“四证一体”、“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多证合一”改革,推动证照“一站式”办理。于2013年至2014年,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一窗对外、一表采集、一体办理”的“四证一体”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登记。此后,创设了适用于各种领域、各类社会主体的18位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于2015年4月15日发放全国第一张载有18位商事登记证号的“一证一号”营业执照、第一张载有18位非商事登记证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证书,使商事、非商事主体像自然人一样有了唯一的“身份证号”,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获国务院领导批示。2016年再推“多证合一”和“企业政务一卡通”登记改革,进一步探索将社会保险登记证、公安刻章证明等主体资格类证照整合,最大限度推进证照“一站式”办理,减轻创业者审批办理负担。
  (四)推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江苏省承接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基础上,稳步启动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工作,并与京东集团合作探索“政府+知名网络平台+市场主体”网络交易登记监管路径,在全省、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了电商主体“集群注册”、创新实施了身份认证方式和“个人文件类型CA证书”工作。2016年7月1日,宿迁市启用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并在电商登记领域中先行使用,实现了网络创业者工商登记“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归档”环节的全程电子化,创业者纸质材料“零提交”、与窗口人员“零见面”,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营业执照申办。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启用以来,已登记各类电商主体40余家,预计12月底前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内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
  (五)优化后续监管,推动市场主体“放而不乱”。于2014年5月起全面开展“证照联动监管”改革,研发证照联动监管平台,平台与各证照管理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对接,各部门通过平台实时传递信息、依职责认领任务、落实审批监管措施。截至2016年7月底,平台共享主体资格、行政处罚、日常监管和司法判决等信息73万余条,市本级52个部门、县区各相关部门以及所有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参与联动。同时,积极探索“双随机”抽查监管机制,建立抽查事项权利清单制度、随机抽取市场主体制度、随机抽选执法人员制度、检查工作程序制度以及结果处置制度等5项制度,研发执法人员随机抽取软件,并6月22日启动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双随机”抽查,预计8月份将推至全市所有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