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大遗址保护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

12.07.2016  01:09

  大遗址是指规模较大,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遗存。目前宿迁市已探明较大遗址有顺山集遗址、青墩遗址、凌城遗址、万北遗址等。近年来,宿迁市着力做好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备大遗址保护的基础工作。目前宿迁市4处列为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遗址均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划定了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线”,明确了保护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完成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编制工作,对青墩遗址、顺山集遗址开展了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大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丰硕成果。顺山集遗址经过前期的考古发掘工作,已被确定为江苏省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被誉为“江苏文明之根”,附近的韩井遗址发现了疑似距今约8000年的人类稻作遗迹。在今年4月举行的顺山集文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深入诠释了顺山集文化对淮河流域八千年文明的影响;三是做好遗址的展示利用工作。泗洪县实施了顺山集遗址博物馆的前期规划建设,泗阳县计划进行凌城遗址—三庄墓群的遗址博物馆建设。位于市区的青墩遗址,作为三台山景区的延伸部分,积极开展周边环境整治,拟报国家文物局申请立项,争取建设为考古遗址公园;四是争取将宿迁市大遗址保护列入国家“十三五”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文物部门支持,力争将宿迁市的青墩遗址、顺山集遗址纳入国家、省“十三五”大遗址保护专项发展规划,以充分发挥大遗址在构建历史文化传承体系中的作用,促进宿迁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宿迁市文广新局)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