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谈官员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修身齐家

11.04.2016  10:59

  清明时节,踏青扫墓,对先人的缅怀与追思,也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传承着家风……

   引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领导干部的家风更是连着党风政风。

  “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勤俭过年,一律不准请客送礼,不准拿国家物资到生产队换取农副产品,不准用公款组织晚会,不准送戏票……”这份名为《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诞生于50多年前的河南省兰考县,如今看来,依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当时兰考的县委书记是焦裕禄。起草这样一份文件,源自一件小事:焦裕禄的大儿子为了看戏,告诉售票员:“焦书记是我爸爸”,没买票就进去了。焦裕禄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把家人叫来“”了一顿,要求孩子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接着,焦裕禄又建议县委起草了《干部十不准》的通知,不准任何干部搞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

  “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内在自律;有党纪约束,才能明确行为边界。“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鞭策领导干部要培树新时代的好家风。去年,中共中央印发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首次将“齐家”“家风”明确为针对领导干部的约束性条款,直指“攀人情”“搞关系”“因私废公”等问题。

  好家风建设与领导干部“修身”“治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相较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革命领袖树立的治家典范,新时代的家风增添了哪些新内涵?建设好家风当从哪些方面入手、与以德治党有何内在联系?请看本期对话——

   修身齐家 以德为先

  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家风是依规治党、以德治党的重要环节,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

  记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实现个人理想的路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步骤。培树优良家风与依规治党、以德治党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韩星:古代的士大夫非常重视培养良好家风。北宋名臣范仲淹治家甚严。次子范纯仁准备娶亲,把要添置的贵重物品开列了一份清单送给父亲过目,范仲淹摇头不允,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年轻时太惦记着享乐,将来恐怕就吃不得苦了。在范仲淹身体力行的影响及严格管教下,范家始终保持着俭朴的家风。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家风与依规治党、以德治党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可以说,家风是依规治党、以德治党的重要环节,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家风廉洁,能有效地抵御物欲膨胀、道德堕落、精神雾霾,有效化解贪婪、势利、奢侈、市侩等不良习气的污染,有利于保持政风党风的风清气正。

  任贵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社会风尚的“晴雨表”,反映着党和国家的精神面貌,也直接影响着党风的好坏。我们党选拔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标准,就以“”为首。这表明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具有基础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树立良好家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以德治党、治国的基础,是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问题。可见,良好家风无论是对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还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至关重要。对领导干部而言,更是关乎其能否廉洁从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关键因素。

  张希贤: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立规修规要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党规党纪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党的“”,既是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也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比如,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齐家”,就是建设良好家风。这既是以德治党的基础条件,也是以德治党的重要保障。可见,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培育优秀人品的源头,是涵养优秀政德的土壤。与此同时,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又是自身家风的主导。政德好,就能引导与培树好的家风;政德不好,也会带坏家风,毁掉家庭。

  记者: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重要主张,那么良好家风党风与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吴爱国:家风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而微的体现之一。正是有了成千上万个家庭家风的微观载体,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在百姓鲜活的生活中得以落细落小落实。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在安徽广德县,用人导向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的选拔任用中,积极推进任职公示进社区,征求所在社区群众的意见,对干部良好家风的形成能够产生一定“倒逼”效应。

  宁宏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风相辅相成。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崇德向善,良好家风则要求家庭成员积德行善,两者的根本取向是一致的。我们家四代同堂,有8人是党员。我们在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的同时,也要求孩子们坚定信念,把“党员的本质是奉献,而不是索取”作为座右铭,融汇于家风传承过程中,对孩子们的言行举止起到了内在的约束作用。

   家风建设 与时俱进

  良好家风对个人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及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甚大;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是树立良好家风的典范

  记者:传统意义上的家风意味着宗族大家庭式的家规、家训,但现代家庭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与传统家庭大相径庭。新时代的家风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

  韩星: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尚、作风和习惯,体现着家族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在我看来,良好家风的前提条件是良好家庭伦理。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基本规范。有伦理就有了基本秩序,就可能实现家庭和谐,使家庭家族兴旺发达,正所谓“家和万事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传统家风提倡以礼治家、以德传家,形成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和礼让等家庭道德风尚,且代代相传,最终成为道德人家、诗礼人家。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现代意义上的好家风摆脱了传统社会的封建家长制,在维护基本伦理的前提下更应重亲情、讲民主,有平等意识、人权观念,家庭成员间相互信任,家庭事务协商决策,工作事业互勉互励,共同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

  记者:家庭模式和结构的变化使家风传承出现了不少困难。我们为什么要重提家风建设?良好家风对个人、社会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

  吴爱国: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投射在家庭之中,家风呈现多元化特征,更加彰显时代性。但家庭作为人生第一所学校的地位没有改变,家风作为人生第一堂课的地位也没有改变。一个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好家风的熏陶如影随形。如今,家风建设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任贵祥:我们常说,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也必然是树立良好家风的典范,比如,焦裕禄严格要求子女,虽然家庭不宽裕,却留下“精神金矿”;孔繁森对藏族同胞毫不吝啬甚至献出生命,对家人却管束甚严;杨善洲20多年绿化荒山,种树几个亿,妻女依旧过着朴素的生活,等等,不胜枚举。然而,也有反面典型。党的十八大以来被打掉的一批“老虎”“苍蝇”,大多道德沦丧、家风败坏。苏荣一家13人涉案,夫妻联手疯狂敛财;刘铁男妻儿情妇齐上阵,可谓贪腐“父子兵”……近年来,中国反腐呈现高压态势,一批贪腐官员落马受罚。从已公布的案例看,干部堕落常常伴随着“鸡犬升天”,家属、亲人搞特殊化往往就是腐败的起点。据统计,2015年中国查处通报34名中管干部,其中超过六成违纪涉及家属,家风不正,可谓难辞其咎。由此可见,家风建设不但不应被削弱、被淡化,反而应被大力加强和与时俱进。

  张希贤:党的十八大以来,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随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少“夫妻子女腐败”“家族式腐败”等案件被曝光查处,暴露出不少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上的孱弱和不足。事实上,家风建设不力,危害很大。不好的家风,会导致权力滥用、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权力寻租现象加剧;会助长行贿、涉黑等违法犯罪行为;会毁掉干部、毁掉家庭。家风不好看似问题不大,影响不过三五人,但久而久之,势必造成社会风气变坏,也影响党风政风的清朗。

   传承开放 身体力行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并非个人小事,应摆正家风与党风的关系,正人先正己,带出优良家风

  记者:我们一直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个人修养,现在又强调加强家风建设。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

  吴爱国:从字面上理解“领导”一词的涵义,一是要向“”看,领着干;二要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可以说,领导干部的作风,对一个地方的政治风气影响是深远的。家风影响作风、家风推动作为。“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家风正,领导干部在从政过程中就能做到理直气壮,不为亲情所累。家风淳,领导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必然得以强化。应当说,好家风有利于推动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争当“四个自觉”模范,可以大大地净化一个地方的社风政风。

  韩星:家风建设并不是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是要让领导干部把个人利益同人民利益联系起来,把端正家风与树立良好党风联系起来,身怀党和国家利益,心念人民群众疾苦,严格要求配偶子女,真正做一个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好党员、好公仆。我们一直强调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但有时对家风建设重视不够,导致不少同志忽视家庭关系的建设和维护。然而,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它事关领导干部个人成败及以德治党大业。

  记者:领导干部建设良好家风应当从哪些地方着手、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和环节?

  韩星:家风就是家庭成员共同遵循的为人处事规范。领导干部在外是领导,在家是家长,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着周围人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家庭往往都有家训,以训诫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诲与训导,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像班昭《女诫》、颜之推《颜氏家训》、司马光《家范》、朱熹《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等等。

  在我们党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征程中,同样积淀了许多优良传统,这其中,老一辈革命家所树立的醇厚家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党内优秀传统的重要源头之一: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周恩来同志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要求亲属不搞特殊化……这些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模式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宁宏昌:作为领导干部,还要注意自觉加强自身修为。修身是齐家的基础,只有自己变好了、变强了,才能对家人施加正向影响,才能更好地言传身教。我过去是一名县级干部,也是大家庭的家长。我深深明白“严是爱、宠是害”的道理。

  我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长孙提出来要翻新重建,改善居住条件。但我叮嘱他们一定要符合政策。家里人觉得委屈:周边很多房子都没有手续,为什么人家就能建?我说,我是党员,遵守纪律是本分,组织没有批准就是不能动,最终就没有修成。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召开家庭会议为灾区捐款,全家捐款1.3万余元。此后的玉树、雅安、鲁甸地震乃至尼泊尔地震,我家都通过捐款表达了爱心和关切,孩子们非常积极。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房子、一次捐款的问题,我更希望的是通过这些小事让孩子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记者: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把立德放在首位。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以培树优良家风为抓手真正做到以德为先?

  任贵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是当代社会风尚、新型家风的导向。要树立良好家风,其根本就在于当家人的自身修养、素质和定力。具体来说,在培树优良家风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磨练自己、提高自己,按规则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把握自己,管好自己,管得住小节,把欲望关进自律的笼子里,做精神上的富足者。正人先正己,这是树立良好家风的关键,也是以德治党的基本要求。

  吴爱国:领导干部做到“修身”“齐家”,关键要把握三个重点环节:一是“”,良好家风,需要领导干部以自身一言一行影响和带动家人,而领导干部“正己”的过程,也是实现“修身”的关键;二是“”,良好的家风是管出来的,领导干部要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不仅要对自己严,还要对亲人严,守好家中的“廉洁门”、筑牢家庭的“廉洁墙”;三是“”,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家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提高德行、培育优良的家风。

  张希贤:家风建设需要补齐短板。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方略。比如,家庭化腐败、家族式腐败的重灾区在哪里,成因是什么——家风建设的方略一定要对路。同时,要以家风建设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议论风声

  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重视工作作风建设却忽视了家风建设。殊不知,没有良好的家风,领导干部的作风就缺了一块重要基石,久而久之,自己和家庭成员就可能变得“任性”,就有“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风险。

  ——洛 平(洛阳党建网)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风若正,廉洁奉公便有了精神支撑,家庭成员作风必淳,党风政风自清;相反,若家风不正、家教不严,不但会逼退领导干部应该坚持的原则与底线,而且会把干部自身拖入违法乱纪的深渊。

  ——杨 娜(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员干部在家风方面的道德标准应该高于普通群众,领导干部应该高于普通党员干部。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与党风、政风是有紧密联系的,家风的好坏直接反映着领导干部个人作风的好坏。

  ——薛庆超(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原局长)

  家风建设无疑已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其清廉为官的一道屏障,也是避免自己与家人被“围猎”的重要法宝。净化官员家风,首先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对他们“身边人”的廉政教育,使亲属知法守法,筑牢家庭防线。

  ——安子州(荆楚网)

  领导干部是有亲情的,但是权力要“六亲不认”,不能将亲情与权力挂钩。所以,立家规、传族训可以看作是对领导干部子女亲属的一种精神上的“硬约束”,落脚点其实也是对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约束。——辛 鸣(中央党校)

  老一辈革命家对子女有着严格的要求,让其在基层摔打,在艰难困苦中成长。家风看似无形,但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心的约束是有形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的养成,推进党风政风社风的向好。

  ——周淑真(中国人民大学)

  家风与党风政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贪污腐化,与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很大关系。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

  ——孙兰英(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