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吐槽学校规矩太多孩子不会玩了 老师:场地小怕出事

25.01.2015  13:50

学校规矩太多,孩子不会玩了?

老师诉苦:场地小又怕出事 校长观点:不能因噎废食

龙虎网讯 “不许跑,不许闹,现在编花篮也不给,翻跟头之类的更不用说,只要有一点点可能会伤到别的孩子的行为都不允许……想想自己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要幸福太多了。”近日,一位南京家长在某论坛发帖,抱怨现在学校的各种规矩太多,以至于孩子都不会玩了。该帖一经发出,便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响应。

昨天,记者采访了几位一线老师,他们纷纷“诉苦”:场地小、怕出事,孩子的玩耍不能没有限制。对此,南京一位小学校长则表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合理运动好处很多,因为怕出事而禁止孩子玩耍是一种“因噎废食”,“学校应该做好安全教育和防护”。

家长抱怨: “规矩多,孩子不会玩了

我忍不住了,上来发泄一下,发个牢骚吧。”这位家长在帖子中表示,她(他)越想越觉得现在的小孩可怜,一年级的孩子,尤其是男生,如果不是性格的原因,相信大多数都是爱动爱跳的,但按照学校的要求,很多事情都不可以,“我上学的时候,女生跳皮筋、编花篮,也喜欢在操场跑,男生在后面追,还有去玩双杠,单杠之类的,比现在的孩子要幸福”。

帖子一发出,不少家长响应。“一年级的不能上楼,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去操场,我看最好规定下课只能站那和老太婆一样晒太阳才符合学校的心意。”一位家长道。而一位儿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写道,“要迟到了,我就催促儿子快点跑,小家伙来一句:不能跑,会摔跤。我无言以对。

当然不可否认,学校这样做也是有他们的立场的,怕孩子出事,他们要对家长负责。”在抱怨的同时,家长们也指出了学校的难处,甚至举例来说明学校的“不容易”。一位家长表示,“这也是成长,不同的地方要求不同,要注意规则的改变,对孩子有好处”。

老师诉苦 “出事了,我们承受不起

昨天记者采访了几位一线老师。南京主城区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老师表示,“我们校园很小,活动场所有限,根本不可能允许孩子的一些活动”。不过,更多老师的苦衷是“怕出事”,因为一旦孩子在玩闹中出现安全事故,学校和老师都“承受不起”。

我觉得学校有一些禁止性的规定在情理之中,毕竟孩子到学校的任务不是玩,在著名的‘55条班规’里,就有‘不可以带玩具到学校来’一条”,游府西街小学的干露老师表示,家长应该换位思考,和家长带一个孩子不同,老师带一群孩子,没有规矩根本不可能。此外,学校里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孩子的玩耍无法预料,万一出事了,老师无法承受。

干露指出,孩子在学校是进行有组织的学习和活动,“像在科学课、美术课、体育课等,孩子们可以玩,但这不等同于家长所说的玩,而下课也并不等于玩,在有限的10分钟里,学生更需要做的是休息好”。她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现有的教育条件,无论是师资配置还是时间空间,都不可能允许孩子无限制地玩耍。限制是最大的保护,希望家长理解。

校长观点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和防护

怕出事,场地小,是不是就可以禁止孩子玩耍呢?昨天记者采访了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校长何义田,他说,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能,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和智力发展等都有好处,“因为各种原因而禁止孩子玩耍不可取,是一种因噎废食的简单思维,学校关键是要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又让孩子充分地发挥玩耍的天性”。

如何平衡校园的安全和孩子的玩耍,何义田指出,首先,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很重要,“楼道里不要追逐打闹,走廊上什么地方最危险,都要预先让孩子知道,而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形式,比如楼道拐角处,为避免冲撞,可以引导他们玩一个‘猜猜谁会出现’的小游戏”。

其次,何义田认为,在校园管理中,一定要明确各种场地的用途,合适的场地做合适的运动,比如教学楼是学习场地,要保证安静,不宜作为运动场所;最后,他强调,学生是未成年人,保护学生在校期间安全是学校的责任,每个学校都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叶真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