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揭示婚恋新变化:老夫少妻增多“婚姻梯度选择”令人担忧

19.05.2015  13:34

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呈现出显著变化,特别是婚恋方面,出现了“老夫少妻”增多的特殊现象。

未婚男多在农村,未婚女多在城镇

报告指出,在我国城乡差别较大、人口流动的背景下,人们在择偶过程中呈现出明确的“婚姻梯度选择”,婚姻匹配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转移。

所谓的“婚姻梯度挤压”指的是同龄适婚女性短缺,男性会从低年龄女性中择偶,“老夫少妻”增多;挤压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其他地区发展,如城镇男性找农村女性的增多。

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条件较差的农村男性往往成为“婚姻梯度挤压”的最终承担者,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大龄男性因择偶困难,“被迫”未婚甚至终身不婚。例如,50岁以上农村男性的未婚比例都在2%以上,这些仍未结婚者极有可能终身不婚。

报告指出,未婚男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且分布在各个年龄组;而未婚女性更多集中在城镇地区。

报告表示,在30岁及以上的各个年龄组未婚人口中,城镇未婚女性比例远高于农村女性,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城镇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独立性较高,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职业发展而推迟结婚。

小型家庭成为主流

本次调查的16岁至59岁家庭人口中,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其中,农村家庭平均规模为3.56人,城镇家庭平均规模为3.07人。2~3人的小型家庭已成为家庭主流,4~6人的家庭比例低于小型家庭,单人居住的情况也占一定比例。

调查对家庭、家庭户和户概念进行了界定。家庭是指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家庭户主要包括依托亲属关系而共同居住的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户人口则包括调查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

七成夫妻双方均有工作

本次调查的16~59岁家庭人口中,就业比例为81.3%;退休者比例为3.6%;在学者比例为4.6%;未就业者比例为10.5%。女性未就业者比例为15.9%,高于男性未就业者(4.8%)。

在婚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夫妻双方均有工作(或退休)的家庭占77.6%,夫妻双方均没有工作的家庭占3.9%,18.5%为夫妻一方有工作(或退休)。  (本报综合)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