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首次晒地方审计清单

30.12.2014  03:14

  原标题:审计署首次晒地方审计清单

  29日,审计署在官方网站集中公布了29个省份及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的全年工作情况,这是审计署首次公布各地审计机关的“业绩”。被称为“晒清单”的这次举动透露出哪些新动向?记者第一时间进行了梳理。

  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

  10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首次把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写进政府文件。随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度明确了这一要求。“全覆盖”成为今年审计机关重点任务关键词之一。

  北京对市级财税管理审计从过去只关注市级财政部门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过渡到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的审查,部分区县还实现了投资审计项目的“全覆盖”。

  紧盯民生资金严查腐败案件

  一年来,各地审计机关紧盯民生资金,严防事关群众利益的资金被鲸吞蚕食,向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移送了一批案件线索和处理事项,为揪出“蛀虫”和“硕鼠”提供了有力证据。

  湖北移送案件线索464件,同比增长16%。山西移送案件线索240多件,涉及420多人。浙江移送处理事项240件,移送处理人员156人。云南移送案件线索256件,涉及185人……

  将权力锁进制度“笼子

  经济责任审计由于其审计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难点。各地审计机关大力推进以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资产、资源密集领域领导干部为重点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轮审制度。

  广东由省审计厅牵头统一组织、授权地级市审计局跨辖区进行异地交叉审计,在3个县级市试行了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异地同步审计。山东对2011年以来离任的省管领导干部全面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第一批审计移送案件线索41起。

  推进环保探索自然资源审计

  2014年7月,中央组织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首次提出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进行监督。各地审计机关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

  从各地实践看,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以“倒逼机制”促进了地方党政干部树立“绿色政绩观”。

  用大数据等擦亮“反腐利剑

  审计署今年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在全国审计系统推广“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方式。从各地总结来看也反映了这一点。

  据新华社

  原标题:审计署首次晒地方审计清单

  稿源:人民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