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审计局积极开展“三公”经费专项审计
为规范“三公”经费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自2月25日起,沭阳县审计局对全县50个县直部门和单位2014年度“三公”经费开支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本次审计采取联网审查分析和重点抽查相结合方式,将重点围绕“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变化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内容,揭示存在问题,提出完善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的全面落实。
围绕“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通过与年初预算比较,重点检查县直部门和单位“三公”经费开支有无超预算、超标准支出情况,并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提出规范预算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从源头上强化“三公”经费管理,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节约行政运行成本。
围绕“三公”经费总体规模和变化趋势。通过区县财政联网审计平台,创建了联网审计分析模型20余条,审查县直各部门及单位“三公”经费支出的总体规模以及“三公”消费支出占本部门及单位行政经费总支出的比例情况,并与以前年度对比,从总体上把握“三公”经费变化趋势和结构变化情况,揭示存在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改进意见,从总体上控制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
围绕“三公”经费管理和使用绩效。根据联网审计分析结果,重点抽查23家典型部门和单位,实地检查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使用登记和统计报告等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公车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是否实行单车核算;公务接待是否简化礼仪、务实节俭,公务接待的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是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是否列明事由、内容、必要性和日程安排等。揭示“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提出规范“三公”经费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
围绕“三公”经费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情况。根据联网审计分析结果,延伸核查县住建、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检查“三公”经费管理机制是否健全,相关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揭示“三公”经费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动“三公”经费管理使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火墙”。(李修军 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