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审计局研究确定2015年信息化建设6大任务

02.04.2015  19:37

  3月中旬,为积极落实署、省会议对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扬州市审计局召开全市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及早谋划,研究确定了全年信息化建设6项任务,力争实现信息化技术对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的全覆盖。
  一是加强基础环境建设。结合机房装修改造,科学规划网络架构,建设审计内网、外网及涉密网络,完善审计专网、改造远程会商系统等,拓展审计专网上的应用,实现全市审计机关之间以及审计机关和审计现场的互动交流,确保审计数据安全可靠。
  二是提升计算机审计能力。2014年,该市有12名审计人员通过CISA考试,今年将继续组织开展CISA培训,确保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名CISA人才;加强计算机中级后续培训,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审计署、省厅组织的高级应用培训;积极引导审计人员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计算机审计能力。
  三是推进信息系统审计。2008年以来,该市各级审计机关每年组织开展1-2个单位的信息系统审计,不断探索信息系统审计的方式方法。今年,将按照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继续推进对各部门、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审计,努力构建信息系统审计操作规程和方法体系。
  四是加快部署数字化审计平台。去年12月底,该市已申请部署省厅数字化审计平台,今年力争在10月底前部署完成地税及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子系统,同时推进建设财政、社保、住房公积金等数据分析子系统,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数据采集、转换、存储、分析,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年度数据的交叉审计和集中分析,为最终实现省、市、县三级审计业务协同、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五是加快 OA本地化改造。根据省厅统一安排,对2008年部署的审计管理系统(OA)进行国产化系统更新,部署审计署国产化OA2011版,研究开发审计法规库、人事管理、网上审理、绩效评、机关管理等应用功能,实现审计管理全过程和审计质量控制全流程数字化。
  六是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鼓励审计人员创新思维用活AO,继续拓展联网审计应用,创新电子审计技术,以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关联、预警和预测分析为基础,探索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数字化审计方式,提高审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通过每季度开展的技术攻关、案例方法竞赛、专题研讨等活动,推动信息技术与审计工作的深度融合。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日前,扬州市审计局制定出台了《2015年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意见》,要求各地审计机关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确保实现计算机审计全覆盖。(尤阿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