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人村庄实地探访:实际住5人 称记者都骗人

13.04.2015  08:07

  媒体报道驮巷村圪洞峁“仅剩两人,500多亩地随意耕种”引热议。

  记者走访发现“空巢村”在当地绝非个例,50岁的已算“年轻人”。

  新闻分析

  不必悲叹

  向往新生的人们远走四方,不愿离去的人们守住故乡。

  5个人的村庄,某种意义上说,没什么好悲叹的。对于那些曾经世代生活于这里的村民而言,他们可以走出大山,可以不再人身依附于某种经济关系,可以去寻找新的生活,仍是可以显示出一个时代的辽阔与自由的地方。所谓辽阔,不只是大山之外的世界,更是多了一种选择的可能;所谓自由,不只是脱离了旧有的生存方式,而是拥有了选择的权利,以及某种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如果我们都曾经深谙“广阔天地”的艰辛与困苦,那我们应当理解这一切,并真诚地祝福他们。

  据新华每日电讯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王毅陕西横山县报道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赵石畔镇驮巷村圪洞峁,王明厚、高生花夫妇成了这片陕北偏僻的黄土地上的名人。有媒体报道,他们是村里仅剩的两人,500多亩地随意耕种。一时引起全国热议。据成都商报记者调查,这样的空巢村绝非个例。距离赵石畔镇100多公里的横山县武镇镇高崖窑村是一个曾有着1000多人的大村,而今年最近的一次聚会,加上从县城、市里赶回去的离乡者,也仅仅有120多人。

  王明厚夫妇并不明白外界的喧嚣,只是儿子一直告诉他们,“报道出去后,很丢人,别人说儿子不管我们”。

  他们所在的村其实还有5人长期居住,附近一两公里,也住着20多人。但这也仅有原来人口的十分之一,留下的多是年龄大的老者,50岁的已经算“年轻人”了,房屋空置、土地荒废,确是不争的事实。

   留守

  最近,王明厚夫妇一直在等待。

  据他们所理解,最开始来的两三家媒体都告诉他们,接受采访了就会有人来慰问,给他们送钱。于是,他们就每天在家等待,等了一个星期,也未见“好处”上门,等来的只是一拨又一拨的记者。王明厚夫妇就有些生气了。

  他们家住在典型的陕北窑洞里,养了一头驴、五六只羊、20多只鸡,还在附近种了几十亩地,每年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农闲时,王明厚会骑着家里的摩托车到集市上转转。

  此后,再见到记者上门,王明厚夫妇甚至有些恼怒,会不由分说地讲:“你们记者都是骗人的,你们来我家有自己的利。”王明厚认为,记者在他家采访拍摄,他要配合摆姿势忙一天,最后白忙活,一点好处都没有。

  他不愿再等待记者们画出的饼,而是提出,一定要先给钱再接受采访,要价200元。

  但他们的儿子似乎更要愤怒,他不明白为什么村里明明还有5个人,附近住着20多人,却被媒体说成只有他父母两人。他认为:“外面说整个村里只有我爹妈了,那不是说我不管他们吗,说我混得不好,还把爹妈留在农村。

  高生花也为了给儿子争这口气,嘴里不停地嘟噜:“我们不要谁管,我们有自己的儿子管就行了。我们也不要钱,你们都走。

  在他们的眼中,子女在外面混得好,是他们在村里地位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