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警方实施“六小工程”夯实社会治安基础工作

02.06.2016  14:27

  今年以来,淮安区警方狠抓实有人口管理、人员管控、重点部位安防、公共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矛盾化解等治安基础管理“六小工程”,着力打牢治安基础工作,确保了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

   一、实施信息全面采集工程。 以“重点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为契机,在全区开展源头信息采集攻坚会战,以查漏补缺和数据清理为主要任务,对未落户、人户分离、境外居留人员以及流动人口等各类信息进行“兜底翻”核查统计,及时更新、调整、删减,确保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的鲜活。

   二、实施人口全面严管工程。 通过组织开展“重点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在综合调查、案件梳理、台帐核查等重要节点环节进行全面清查。同时,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犯罪前科等人员“两头控、双列管”机制,对新流入重点人员及时采集信息,与户籍地、原住地加强信息交互,实施联管联控,确保不漏管失控。

   三、实施公共安全监管工程。 以加强公安管辖领域公共安全监管工作为抓手,突出“细、常、广”三个关键字,扎实推进全区社会治安严打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7次,其中火灾隐患排查4场次,危险品大排查大整治3场次;对全区加油站、液化站、自来水厂等重要目标、重点单位开展安全检查200余家次,发现隐患单位30余处,均已落实整改措施。

   四、实施防控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全面覆盖、疏密结合,整体防控、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强化各项维稳工作措施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巡逻防控工作力度、密度,在城区及周边地区全面启动了多警种联动巡逻,达到见警察、见警灯,震慑犯罪,遏制各类可防性案件发生,并24小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确保全区社会面持续稳定。

   五、实施矛盾纠纷化解工程。 按照“主动介入、及时处理、就地化解”三步走的原则,认真开展现场化解工作,抓好源头调解,有效避免将“小纠纷、小矛盾”拖至调解环节。特别是对涉及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涉及群众民生的问题、涉及社会大局稳定的各种因素,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跟踪掌握动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密切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矛盾调处化解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利益诉求,达到矛盾不激化、不上交。

   六、实施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工程。 全面落实以源头治理为根本的常态化治安管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秩序整治行动,集中警力对辖区内的宾馆、饭店、KTV、网吧、酒吧、出租屋等治安复杂场所进行大排查、大整治,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治安案件、治安事故的发生,为群众营造优质的社会治安环境。(淮安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