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战为标准提升人道救援工作水平

12.05.2016  18:49

——2016年江苏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援队抗洪赈灾演练活动纪实

  2016年,是谋篇“十三五”、布局“511”,做强江苏党的阳光事业的关键之年。建设一支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能服务省内应急救援体系、又能保障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内国际重大灾害救援需求的国家级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是我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任务。

  5月8日第69个“世界红十字日”来临之际,江苏省红十字会联合无锡市红十字会以抗洪赈灾救援为主题、以提升人道救援水平为目的,在无锡市滨湖区长广溪地区开展了为期3天的抗洪赈灾实战演练活动。来自省红十字会机关、南京、南通、徐州、盐城及无锡地区的30余名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援队和无锡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骨干队员参加了实战演练。

  此次演练活动为应对长江汛期可能险情,模拟省内某地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现场,部分村庄和农田被淹,群众无家可归,生活物资十分紧缺。灾情就是命令。省红十字会按省委省政府紧急部署,积极回应当地红会请求,迅速评估灾害需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并下达救灾任务指令。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援队、无锡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受命12小时内集结赶赴灾区,迅速对接当地政府和红十字会,召开会议,战前动员,明确任务,部署分工。

  5月8日9时

  赈济救援队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赶赴灾区。灾情评估组无人机升空,首先进行对现场环境进行评估,了解灾区村庄、道路受淹情况,为后续营地建设和赈灾工作提供影像资料。

  经过现场评估,赈济救援队确定了营地建设位置。后勤保障组随即开展图上作业,结合现场情况规划营地,设置安全员和警戒带。随后组织实施营地建设,搭建指挥部帐篷、物资仓库帐篷、队员生活帐篷和灾民安置帐篷等,安置2组发电机为营区通讯、办公和生活提供电源。通讯组队员同时架设通讯站、短波电台和视频传播播放设备,建立赈济救援队与省和无锡市红十字会的通联,为救援工作提供通讯保障。

  5月8日10时

  指挥部下达命令,灾情评估小组3名队员乘坐快艇,深入水灾地区对灾情和需求进行实地评估,经与受灾地政府和群众的访谈,初步掌握区域内受灾面积、道路村庄受淹、受灾户数和人数、人员受伤、房屋倒损、群众转移安置以及灾区对救援物资的需求等情况。指挥部及时将灾情和需求报上级红十字会寻求支持。

  5月8日10时30分

  指挥部接到当地群众求救,有群众被洪水围困,其中2名群众落水急需救援。指挥部立即通知搜救组派搜救艇和救生员赶往群众落水区域实施救援,经过1小时的水上搜救,成功救起2名落水群众,及时送往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5月8日12时

  指挥部接到上级红十字会物资分配通知后,向物资组下达命令,组织人员联系车辆,安排人员接受物资,设置物资临时储备点,制定物资发放计划,进行受益人群的评估,选择物资发放现场,准备物资发放工作。

  5月8日14时

  指挥部接到当地政府通知,部分群众受洪水围困,道路交通受损,群众缺少食物和生活日用品。指挥部命令搜救组抢通水上生命通道,将家庭包、饮用水和食品通过架设在水面的缆绳送入核心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5月8日15时

  物资组结合对受益群众张榜公示,实施现场物资发放工作。

  5月8日18时

  在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下,救援队各组协同配合、连续作战,高质量完成了既定演练课目。小结会上,各组队员在露营地帐篷交流参训感受、讨论分组磨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5月8日22时

  全体救援队员冒雨进行野外露营训练。

  该形式实战演练活动在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尚属首次。参演专职干部和志愿者队员一致认为,以实战为标准组织救援演练,有助于更好地熟悉掌握救灾流程、提升灾害救援能力和实战适应性。在检验救援队的应急处置能力的同时也发现了需要改进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提升省市应急救援、赈济救灾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此次演练还增进了队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特别加深了志愿者对红十字精神的理解和红十字会工作的认同,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扩大了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