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行政部门引领小麦全产业链大有作为

07.08.2015  11:23

 

 

      2015,县域小麦种植面积86.37万亩,亩产平均446公斤(据农委报道),全县有36个受托库点收购托市小麦,收购按中等混合麦每斤1.18元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截止6月底县主渠道粮食收储企业入市收购小麦已突破4.2亿斤,占全县商品小麦收购总量的65%以上,其中:烘干小麦超过0.8亿斤。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能够在粮食流通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农委、县粮食局、宝粮集团共同引领全县种粮农民,大力发展小麦全产业链,促使链接一环套一环,使每个重要节点都亮点纷呈。

      一、小麦种植环节。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镇区政府、农业部门统筹管理。一是全县狠抓田间管理。在2014年小麦播期总体比上年推迟5-7天不利的情况下。开春以来,特别是加大了穗期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一喷三防”工作力度,全面落实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实行“见穗打药、见花主防、防治两交不动摇”的防治策略,全县86.37万亩小麦,防治面积达180万亩次,平均防治二次以上,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小麦生产再获丰收。二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高产稳产、矮秆大穗、抗倒抗病较好的优良新品种“扬辐麦4号”和优质高产品种“扬麦16”,两品种应用面积达70%以上。其中扬辐麦4号种植面积由去年的8.2万亩提高到36.08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1.8%。优良小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为本地小麦粉加工以及商品的升级换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麦托市收购环节。 宝粮集团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强化企业现代流通管理,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对托市政策性粮食收购的重视,为全县种粮农民提供从种植引导、农资科技、收购导向以及国家政策性指向宣传等方面的服务,全县种粮农民普遍受到国家惠农政策的好处;其次是从田头到库区流通服务能力得到加强,通过与种粮大户共同建立种植成本控制平台,小麦产销利益链条更加巩固,全县75%以上种粮大户的小麦销售面向了主渠道收储企业;其三是快速的交货和结算环节,通过现代仓储设施设备的改造,实现了机械化、精确化的小麦销售快速交货流程,为四夏大忙中种粮农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加之销售小麦非现金结算的成功实现,使国有收储企业的公平、诚信、服务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弘扬。

      三、小麦收储管理环节。 宝粮集团具有在人才、技术、库容等粮食收储方面的优势。今年为更好地服务于夏收工作。一是及早准备就近服务。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在全县核定12收储单位,36个收购点,共腾出库容4亿多万斤,就近收购种粮农民的余粮,确保随到随收购;二是预防多变梅雨天气。根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报的多雨情况,宝粮集团投入数百万元维护维修烘干机械设备,分布于全县的4套烘干机组日烘干能力超过3000多吨,并通过及时宣传,与种粮大户签订预约烘干计划,使种粮大户在多变的梅雨季,吃了一颗定心丸;三是加强售粮农民的后勤服务。为方便群众在收购库点,开设休息间、茶水、药品等防暑点,提供免费就餐等便民服务措施;四是联合鉴定入库小麦质量。县粮食局、县农发行、扬州直属库、宝粮集团联合以定点抽查和突击检查等方式对托市政策执行情况、库存小麦数量、保管质态等进行核查,实现多方共同监管,确保收储质量安全。

      四、小麦商品销售环节。 宝粮集团立足本地资源,围绕“做强产业、做响品牌、做优特色、做大规模”的企业愿景,奋力以打造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快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步伐,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努力将集团建设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粮食深加工的排头兵、粮食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典范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实现粮油产业新的跨越式发展。一是宝应地区是全国有机食品种植示范县,宝应地产小麦受到中国南部省份的企业的热捧,市场供不应求,宝粮集团通过宣传和预约种植等措施,为全县小麦种植品种的定向,起到了引导作用。尤其是为县农委推广小麦新品种、种粮大户选择新品种种植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品种的规模种植不断扩大,“混合麦”的品种混合日趋统一、优质。二是名佳食品是江苏地区主要的小麦粉综合利用企业,其名佳牌小麦粉荣获江苏名牌称号。现有馒头粉、饺皮粉、面条粉、石磨小麦粉、富硒石磨粉等5大系列23个小麦粉品种以及衍生品,产品覆盖国内重要省份,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县30强,带动全县80多万亩小麦种植户共同创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越发显著。三是名佳食品树立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新鲜、健康的产品是企业的责任和信念,为确保产品安全,着力构建食品安全体系,从原料采购源头到企业内部生产、产品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环节,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把产品质量关。

    五、小麦流通管理环节。 县粮食局是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在粮食流通管理、为农服务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今年是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年,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粮食质量安全工作,及时召开夏粮收购市场管理联席会议,达成共同维护夏粮收购市场秩序、确保小麦质量安全、维护种粮农民权益的共识;出台了《宝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夏粮收购市场管理的通告》,《宝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县粮食质量安全管理的通告》。二是在成立县粮食收购市场监管领导小组,由县粮食局郭萍局长任组长,对全县镇区进行粮食工作综合考核,明确镇区粮食管理工作等相关重点。三是加强对粮食质量管理。联合市场局对涉小麦收购单位进行一对一的宣传,利用公开信、承诺书、倡议书等形式强化诚信示范建设,严格小麦出库质量管理,要求就船收购销售小麦的按出库销售原则,严格履行一船一化验单出库制度。四是发挥县粮食行业协会的会员自律示范作用,对质量检验、收购结算、数据统计等各收购环节进行岗前业务培训。

      2015,据国家农业检测机构的预报江苏地区是小麦赤霉病害的高发地区之一;国家气象部门预报扬州地区是可能有大涝的地区之一;就小麦市场预测情况,今年小麦行情在小麦收购前一直处于稳中有降的态势。严重影响了小麦在收购前的腾仓并仓的进度。但在三大不利因素下,县粮食局、宝粮集团提前布局,会同相关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下,围绕小麦全产业链,打了一个个漂亮仗。事实证明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参与粮食全产业链的流通管理、服务大有作为。(宝应县粮食行业协会—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