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连续报道宝应特校 ——让每个残疾孩子接受适合的康复与教育

08.05.2015  15:17

  日前,《中国教育报》记者走进宝应特校,对该校康复与教育工作进行了全方位采访,并连续报道了《江苏宝应:三纳教育 助残疾孩子启航》(4月14日第六版),《特教老师“送教上门”》(5月1日第一版),该校的“医教结合”实验项目等经验还将被陆续报道。

  近年来,宝应特校在县残联、教育局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学校从单一的教育教学发展成为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了全县7—14周岁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研发了智障儿童“医教结合”实验网络应用平台,实施了全县0—6岁听障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并加强了全县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使得该校的康复与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悉,宝应县残联、教育局近日联合出台了宝教联〔2015〕12号文件《关于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实施意见》,对我县所有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方式、教学研究、康复训练、过程管理、师资队伍及经费投入等方面均作了详细规定,也为我县特校今后康复与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