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检验检疫局解读原产地签证工作新政

30.08.2015  10:00

  中新网无锡8月28日电(通讯员 尹小兵 )8月26日上午,宜兴检验检疫局召开产地证工作新闻发布会,向宜兴地区企业及媒体通报加强原产地签证工作的新举措。

  原产地相当于一个产品的国籍,而原产地证书,相当于给这个出国的产品颁发的护照。有了这个护照,出口产品可以享受当地国家的减免税优惠。因此,优惠原产地证明常常被称为各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经济护照”、“金钥匙”、“通行证”和“优惠券”。比如出口同样一双鞋子,有证和没证,费用要相差一倍。但是一些出口企业并不了解、也不太习惯使用这一优惠举措。为此,宜兴检验检疫局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出口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原产地证书。

  发布会上,宜兴检验检疫局刘秀芳局长围绕“放宽资质管理,扩大申请范围”“简化申领手续”“加快退证查询答复”三个方面宣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包括原产地申请人“零门槛”、允许证书代申领、取消年审制度、开展原产地申报无纸化改革、给于诚信企业更多优惠、缩短退证查询答复期限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让原产地证书申领手续更加简便、通关服务更加高效。另外,发布会还重点解读了围绕重点国家、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研究制定的“三目录一方案”。 这‘三目录’描述了18类重点产品在34个主要目的国的关税优惠情况,能够帮助企业清晰地看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贸伙伴关系格局,对企业继续享受欧盟普惠制及其他自贸区关税优惠、有针对性开拓新兴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宜兴地区对各自贸区出口额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利用优惠原产地的企业数量不断攀升,截至2015年7月份,宜兴有855 家企业向检验检疫机构申领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2010~2014年,宜兴局共签发各类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近 6.3万份,涉及货值40亿美元,5年来共为企业减免关税约2亿美元。在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措施的基础上,宜兴检验检疫局还将进一步突出政策宣传和部门联动,组织集中开展原产地优惠政策宣讲,并联合商务、海关等部门,调研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情况,分析企业优惠原产地政策利用不足的原因,提高服务的有效性。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