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文化滋润提升乡村幸福指数

08.01.2015  08:17

  新华报业网讯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一直是个难题。令人欣喜的是,宜兴市成功破题: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通过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为老百姓营造有认同感、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如今,住在城里的年轻人也被吸引纷纷往乡下跑,他们白天进城工作,晚上回村团聚,文化的滋润让宜兴乡村幸福指数大为提升。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宜兴西渚镇白塔村。村口,由村民自办的于伶文化博览园,让我们感受到小村浓浓的文化氛围:长廊里,白塔钟声、薛桥寻梅等典故传说展示牌引领着追寻小村历史的脚步;百年老物件展馆,陈列的则是白塔村近百年来的民俗“文物”,祖辈用过的藤编提篮、石臼石磨……它们带着白塔人祖先的温度,讲述着身边的历史。村里房前屋后的墙上贴着星云大师的名言:“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恶”“能吃亏,可以得大便宜;能和气,可以得大力量”……村支书欧阳华告诉记者,星云曾在白塔做过三年国民小学校长,村里希望通过星云大师这些简单朴素的道理,引导村民做事为人, “没有文化内涵,再富的乡村也没有魂。

  白塔村是宜兴培育“一村一品”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涌现出的一个示范村。城镇化进程中,宜兴的乡村建设没有简单地大拆大建,而是尽量保留乡村形态,留住乡村的文化记忆。216个行政村、3890个自然村,面对农村散落的大量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宜兴通过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对各村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色进行全面排查和梳理,并在全市率先选定18个村试点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挖掘村史村情、提炼村庄文化、修订村规民约……既保留了乡土文化,又提升了村民文明素质。

  在万石镇采访,正巧遇上该镇在举办第二届善文化节,善文化讲堂、“十大善美家庭”评选活动搞得热气腾腾。万石镇书记宗豪杰告诉记者,万石古称“万善”,“”是该镇最独特的文化资源。这两年,镇里积极搭建“”文化传播平台,营造了“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善果累累”的良好氛围。该镇余庄村村民张建新告诉记者,他的邻居就是30年来无微不至照顾智障流浪儿的“善人”孙孟林,“一辈子就做这一件善事,就不得了了。就冲着老孙这样的邻居,我们不做点好事都不好意思。

  在宜兴,“一村一品”的乡村文化正让乡村留住了更多传统,也变得更加文明。善卷村的“德文化”,和桥镇的“和文化”,梅家渎村的“家风文化”,芳桥镇的“孝文化”,黄土寺村的“红色文化”,上坝村的“移民文化”……善卷村原是一个逃荒村,眼下村里一件大事是编纂村史准备出书,记载一个逃荒村如何在100年后成为今天“德文化”的示范村。在该村做了15年村支书的李为清说,出书是为了让村民对自己的村庄文化更有认同感,从而产生更大的凝聚力。他希望记者多写写村民万汉强,一个打工者,11年无偿献血50000ml共计107斤,并带动QQ群里100多名志愿者义务献血。而最令李书记自豪的,则是由村民自发捐献的村慈善基金已达300万元,专门用以助残助学助贫助弱。

  一些地方的乡村建设热衷于大拆大建,乡村传统文化因此被割裂。而在宜兴多个乡镇采访,基层干部所表现出的对文化的尊重和珍惜令人感慨。楼下村160多年的黄石桥被细心呵护;万石镇中心广场,一间清代祠堂构件得到整体保留,同时保留的还有一棵挡道的百年梓树。宗豪杰书记对记者说,与其花钱修建“假文物”,不如把身边的历史留住,哪怕是歪歪扭扭一棵树,它代表了一份乡愁,一份乡村记忆。

  宜兴“一村一品”的乡村文化传承,在潜移默化中留住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和记忆,让乡村变得更具魅力和活力,也让生活在乡村的人们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乡村文化建设不是仅靠大投入就都能做到的,而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精神引领,是传统文化的引领、现代文明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晓虹的认识颇具当下意义。

  本报记者 陈钢 薛颖旦 董晨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