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完善"四大体系"抓牢城乡基层党建

12.11.2015  17:03

  新华网南京11月11日电(刘国超 宁组轩)今年以来,南京市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导向,采取扎实有效举措,自觉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各项工作,确保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基层、取得实效。

  责任体系:坚持四级联动一抓到底

  自觉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南京市委把基层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市委主要领导分别与11个区、116个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一把手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推动各级一把手切实发挥第一责任人责任。

  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结束后,南京市委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委、市委社建工委、市民政局、市委党校等部门抽调力量,组建5个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百村百居”调研,摸清掌握实情,提出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党建的对策措施。10月23日,市委召开全市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以电视电话会议方式一直开到村和社区最基层,对全面加强全市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围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什么、怎么抓”,坚持抓培训与定责任并举。该市采取统一组织、直接调训、分批实施等方式,组织全市100个街镇和690个村、520个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开展全员集中轮训,市委主要领导为基层书记上开班“第一课”。同时,制定出台3份党建责任清单,分别是镇街党(工)委和村、社区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清单,从谋划部署、组织覆盖、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党员管理、组织生活、服务群众、保障激励、正风肃纪、典型引领等方面,细化职责任务,确保基层党建责任“一单清”,引导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种好党建“责任田”。

  制度体系:在务实管用上下功夫

  制度管长远、管根本。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南京市委立足基层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建章立制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常抓不懈、常抓常新,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结合全市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南京市委研究制定《关于推动全市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八强化、八过硬”任务要求,即:强化政治属性,作用发挥全面过硬;强化有效覆盖,组织体系全面过硬;强化素质提升,队伍建设全面过硬;强化民主法治,基层治理全面过硬;强化立规执纪,纪律作风全面过硬;强化职责担当,工作实绩全面过硬;强化资源投入,基础保障全面过硬;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全面过硬。从而,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为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属性,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市委今年4月份出台意见,在全市实行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制度,确定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三为“统一活动日”,推动党组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学习教育、党性分析、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各项制度要求落到实处。今年“七一”,全市2.2万个基层党组织按照“统一活动日”的要求,组织全市54万多名党员广泛开展“共建幸福家园”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协调解决一个难题、举办一场政策咨询、结对帮扶一名困难群众等形式,既给群众送去关心和温暖,也增强了每个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结合“统一活动日”制度的落实,六合区卫生局党工委下属各街镇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均成立“白求恩巡回医疗队”,于每月10日统一开展服务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医疗、科普、义诊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欢迎和赞赏。

  推进体系:注重从点到面、整体提升

  基层党建涉及面广量大,既要点上突破,更要整体推进。

  点上,南京市坚持抓难点与抓亮点相结合。一方面,在去年全面整顿村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仍然按照村、社区党组织总数10%的比例,反向倒排出220家软弱后进党组织,明确由1名区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1名街镇党政班子成员担任“第一书记”包干帮扶,实现村、社区党组织常态化整顿提升。另一方面,通过评选3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多层面宣传我市受省委表彰的17名“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组织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十大优秀典型评选,树立宣传一批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

  面上,南京市坚持分层分类抓推进。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市委按照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7个领域,分别制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指标体系,以中央提出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六有”目标为一级指标,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置20-22个二级指标体系,明确相应工作内容与要求,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权重,引导基层党组织聚焦任务、抓好落实,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

  保障体系:把钱用在刀刃上、确保用得值用得好

  从今年起,南京市每年新增投入约2.5亿元,为全市所有1200多个村、社区,全部设立为民服务专项资金,让所有社区和村都能受益,真正实现城乡全覆盖。专项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在不减少社区原有工作经费总盘子基础上,每家每年再新增20万元,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增量资金。不少村社区书记都说:有了这笔专项资金,我们为民服务就更有底气了。

  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村社区“两委”注意把握自身角色定位,不当“家长”、不做“保姆”,把主导权交给党员和村民,通过制定规则、搭建平台,完善“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集体讨论决策如何用这笔钱、为大家解难事办好事。通过这一过程,党员群众主动参加基层管理自治、参与基层民主协商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热情越来越高。今年,全市各村、社区共申报为民服务项目8102个,目前已完成4500多个。在为民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吸引了部分共驻共建单位、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关注,共带动投入1535万元社会资金,用于环境整治、银发午餐、少儿图书馆等项目中,有效地撬动了社会资源,形成了多方参与、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