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继承遇难题 继承公证一办就是14年

04.05.2015  12:38

  公证员中途去世,公证处接力服务终于结案

  办一份法定继承公证,作为继承父辈的房产凭据,需要多长时间?3天,一周,半个月?南京市民张先生和张女士叔侄,为拿到自己居住房屋的产权证,继承公证一办就是14年。而且在办证过程中,承办公证员因病去世,好在南京公证处其它公证员接手了这个案子,接力服务,才得以让这两位市民顺利拿到房产证。

  拆迁安置房想办房产证

  才发现房产还在“老太爷”名下

  什么样的公证,要办14年?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张先生和张女士按辈分说,应该是叔侄关系,他们原来是一个大家族,居住在位于南京新街口的老房子。1995年,老房子拆迁,张先生和张女士都拿到了一套位于河西的拆迁安置房,拿到房子后,这两位都没急着办房产证,觉得无所谓。但2001年,两位想起来办房产证,就跑到了房产部门咨询。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他们的拆迁房,还落在家里“老太爷”张老先生的名下。这位张老先生,也就是张先生的祖父,张女士的曾祖父。1953年,张老先生办理房产登记,之后产权一直没有变更。也就是说,这两套拆迁房,应该是属于张老先生的。现在张先生要继承祖父的房子,张小姐要继承曾祖父的房子,房产部门要求,要么要老先生本人来办,要么你们得拿继承公证书。但问题是,张老先生1981年就去世了,而且没有留下遗嘱。张先生和张小姐要办理这个继承公证,顺利拿到房屋,就得要求对张老先生的这两套房子有继承权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这一下事情变得极为复杂起来。

  想通过诉讼解决问题

  结果举证难让他们陷入困局

  张先生和张小姐要求办理房屋继承公证,开始提供了一份由两人手写,居委会盖章的家庭成员情况说明,称对于张老先生的房屋,有12人有继承权,包括张先生的父母兄弟,以及子女。因为张先生的父母还有两位兄弟都去世了,除去张先生和张女士,办理8份放弃继承公证就可以了。

  但南京公证处公证员在对张先生和张女士进行例行询问后,发现两人之前提供的所谓家庭情况证明并不全面,两人对大家族的其它成员有所隐瞒。看到公证员细致的工作,张先生和张小姐也许是担心房产要有过多人继承,就找到公证处要求停止办理公证,直接进入诉讼程序,请其它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法院在受理了两人的继承权官司后,同样要求两人提供其它继承人的资料,因为法院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为他们进行此类调查。而两人也根本无力提供资料,诉讼解决的想法只能作罢,又回到公证处要求办理其它继承人的放弃继承公证,当然前提是公证员帮他们找到其它的继承人。

  多方核实房屋继承人

  14年办理19份放弃继承公证

  重新接手张先生和张女士的委托之后,早先办理相关公证的公证员都因病去世了。但为了完成好服务,公证处派遣最有经验的公证员接力服务,帮张先生和张小姐进行了广泛调查。公证员调阅档案详细核实后发现,张小姐对于父亲有前妻和两个哥哥的事情做了隐瞒;而张先生隐瞒了自己的爷爷还有1个儿子,也就是自己还有1个叔叔,7个堂兄弟的事实。这一下,又多出了10多个继承人。

  找到这些继承人后,南京公证处又通过公证系统内部帮助,联系这些继承人所在城市的公证处,寻找他们的联系方式,请张先生和张小姐与这些家里人商议放弃继承权。在他们商量完毕后南京公证处又通过这些城市公证处的帮助,办理了相关声明书公证,然后办理放弃继承手续。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通过公证员的努力,他们用了14年时间,办理了19个放弃继承公证,最终2014年张先生和张女士顺利拿到了自己的房产证,他们给南京公证处送来锦旗,表达了感谢。

  公证员点评

  南京公证处张朝晖副主任表示,继承公证,尤其是法定继承公证,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但由于财产数额的巨大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也容易出现问题。根据《继承法》,法定继承要保证每个继承人的合法权益,而完成这个调查的过程,保证继承的公平公正,公证处目前的作用无可替代。正是因为有了公证处的系统调查和贴心服务,目前关于继承的问题,除了极其特殊的案例,无需诉讼解决,也极大地减轻了法院的压力,体现了公证的价值。而张主任还提醒广大市民,继承公证宜早办,尤其是涉及继承老人房产的公证,千万不要拖,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