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印达成三大合作

14.12.2015  03:49

  原标题:安倍访印达成三大合作

  正在新德里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日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日本原则上同意向印度出口核电技术,并提供新干线技术和防务装备。

  这意味着日本将首次与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国家进行核能合作。安倍称这是日印战略伙伴关系和战略互信达到新水平的“闪亮标志”。

  一些日本民间团体和原子弹爆炸幸存者12日批评日本政府准备向印度提供核电技术,担心印度可能利用核电技术研发核武器。一些印度民众也加入抗议行列。

  核能协定

  安倍当天在与莫迪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双方就签署日印核能合作协定达成共识,日本将向印度出口核电站技术。

  日印核能协定被广泛视为日本核电政策的转折点。作为世界上唯一受过核打击的国家,日本一直主张防止核扩散,而印度1974年5月进行了首次核试验,并一直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被视为实际上的核武器国家。

  共同社说,如果协定签署,会导致日本事实上承认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持有核武器。这份协定已经谈了5年,眼下焦点是能否明确禁止核技术转为军用。

  安倍说,日印核能合作“仅限于和平利用核能”。陪同安倍出访的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萩生田光一告诉媒体记者,如果印度进行核试验,这一民用核协定将中止。

  大约150名民间人士在东京的首相官邸外示威。环保团体“日本地球之友”成员光田神南(音译)说,日印核能协定“践踏”了日本一直以来为防止核扩散作出的努力。

  在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和长崎,民众同样表达了愤怒。

  印度民间反核运动领头人物S·P·乌达亚库马尔通过网络视频电话参加了这次示威活动。他谴责安倍政府在日本民众仍在承受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的灾难时依然试图向外国兜售核电。

  一些印度民众也在新德里、孟买等地举行小规模示威,抗议日印核能协定。印度争取核裁军与和平联盟定于12日在新德里、班加罗尔、金奈、加尔各答以及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地组织更多示威。

  首建高铁

  两国关系另一点备受瞩目的进展是印度首个高铁项目决定引进日本新干线技术。

  这条高铁规划长度约500公里,将连接印度西部港城、金融中心孟买与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商业重镇艾哈迈达巴德,路程将从以前的8小时缩短为两小时。

  项目耗资预计为9800亿卢比(约合146亿美元)。日本将提供至多1.46万亿日元(12亿美元)贷款。工程定于2017年开工,目标2023年完工。

  “这一项目正契合日本与印度关系新时期的开始。”安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共同社报道,在推介新干线的同时,日本非常重视对经济迅速发展的印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出口。日本先前承诺向印度提供500亿日元(4.15亿美元)用于基建领域的公私合作(PPP),说今后5年将使对印投资翻一番。

  日本政府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日本对印投资总额为2193亿日元(18.2亿美元);截至2014年10月,在印日本企业达1209家。

  武器转让

  安倍和莫迪还见证了日本对印度转让防卫装备和技术、两国共享防务领域保密情报两项协定的签署仪式,并确认将在安全领域加强合作。

  根据协定,印度将购买日本海上自卫队使用的US—2型水陆两栖飞机。这一型号的水上飞机可以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执行巡逻、救援和反潜等多种任务。法新社说,这将有助于印度的军事装备现代化。

  这很可能成为安倍政府2014年4月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实质性废弃日本坚持几十年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后,首次向外国转让大型军事装备。

  双方确认,日本海上自卫队将继续参加印度与美国海军联合演习。

  另外,今后五年,印度将派包括交换生在内的一万名青年访问日本。

  安倍自2012年12月再次上台后开展“俯瞰地球仪的外交”,迄今三次访问印度,五次与莫迪会谈,显示他对日印关系的格外重视。两国把双边关系定位为“特殊的战略与全球伙伴关系”。

  (综合新华社消息)

  原标题:安倍访印达成三大合作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