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学员来宁学文物修复手术刀现身文物修复课堂

13.08.2015  11:00

  江南时报讯(记者程岚岚)根据文化部对非文化交流“部省合作计划”,由来自塞舌尔、纳米比亚和赞比亚的6名非洲学员组成的“非洲学员文物修复培训班”这两天在南京市博物馆开课了。昨天,是他们第一次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学员们既兴奋又激动,学习间隙,还特地拿出专业相机进行拍照。

  文物修复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恢复和长久保持文物原有的形貌,得以继续流传下去,供后人研究、鉴赏。在南京市博物馆一楼保管研究部的修复工作室内,6名非洲学员正在跟文物修复专家汪桔生学习破碎瓷器的修复。记者看到,被非洲学员团团围住的文物修复桌上,不仅摆放有亟待修复的现代瓷器碎片作为文物修复课的样本材料,还有油泥、医用模型石膏粉、粘黏文物用的各种胶,以及医用手术刀,医用酒精、碘伏、创口贴、肥皂等医疗用品,颇有点马上要给就诊的“文物”动“手术”的架势。

  “桌上那些碘伏、创口贴是给这些学员们准备的。他们第一次上手进行文物修复,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划破手指。”汪桔生说,在初学文物修复的学员中,这是一种常见现象,因为修复文物其实就是一个给文物“动手术”的过程。“这个手术刀是医院里用来给人做手术用的,非常锋利。我们通常会用它把文物上多余的粘胶铲掉,或者用它在文物缺损部分的修补材料上进行雕刻。

  汪桔生强调,在对文物进行修复时,修复人员一定要虚心、耐心和细心。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错或者不够完美,就会给文物带来二次损伤,严重的话甚至会毁掉一个文物。“哪怕是微小的改变,都会使文物失去真实性。这是修复文物最基本的原则,即要保持文物的一切特征,又要做到‘整旧如旧’。

  参与学习的非洲学员们在仔细清洗完瓷器碎片后,开始了碎片的拼接工作。可别小看这道工序,它需要学员通过碎片的拼接,在脑海中形成瓷器的原始面貌。“既要从美学、艺术的角度来还原文物的本来面貌,也要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保持文物自身的艺术性。”对此,来自赞比亚的卢萨卡国家博物馆管理员诗拉拉(音译)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上手学习文物的修复,需要花很长时间来进行碎片拼接。“就跟老师讲的一样,真的需要很虚心、细心和耐心,瓷器上的花纹,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它们对上。实践和理论真的有很大不同。

  据了解,接下来几天,非洲学员们还将继续在南京市博物馆进一步学习文物修复中的粘贴、修补缺损、复原图案和做色修饰。“我们会争取让学员们尽快掌握文物修复的基本技巧,回到自己的国家后能够学以致用。”汪桔生说。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