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痛需要社会合力化解

12.05.2016  13:45

  梅剑飞

  零点快评

  近期以来,南京发生数起中学生跳楼和离家出走事件,刺痛很多人的神经,原本是人生最珍贵最蓬勃的青春期,为何频频触礁甚至折翼?

  学生尚未踏入社会,生活经历基本集中于校园,涉世不深,何以有生死之念?这是学校的错,家长的错,还是自身的错?花季少年跳楼自杀并非简单现象,我们需要追问背后问题根源。毋庸置疑,现有教育体制给孩子们施加的压力太大,考分绑架他们的青春。社会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不断,虽然一直在改革,但毕竟难以一蹴而就。我们迫切期待更好的升学模式,能让中小学生的成长之路更加健康。

  有人说,中小学生需要接受生命教育,学会敬畏生命、爱惜生命。这当然十分重要,可孩子们对人生的理解,未必有多么深刻。沉重的应试压力下,他们也没有多少时间理解生命的意义。然而,在极端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又不得不强调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相比于孩子,从家长到老师,更应该接受生命教育。没有生命,一切无从谈起。化解孩子们成长的压力,是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方之力就能完成,应当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学校有教育责任,但家庭需要配合,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等需要一致努力。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