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校学生"认领"山区儿童 爱心点燃微心愿

13.01.2015  17:29

        新华网南京1月12日电(庞雪汀  通讯员 刘丹青/文 王平/摄)一个新书包、一个文具盒、一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辅导书、一副乒乓球拍……这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来自贵州省最偏远、最贫苦的月亮山上的孩子们的心愿。1月10日,来自月亮山归柳小学195名学生的梦想,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的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爱心包裹”。近200箱包裹将带着哥哥姐姐们满满的爱心,跨越一千六百八十公里的距离,飞到孩子们的手中。

        归柳小学校长陈晓明是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级毕业生,也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两年志愿服务期满后,原本家境优渥的他做出了一个当时让所有亲友不能理解的决定——他要终身留在那个要走七个小时山路、翻过5座大山、越过两条河流才能到达的贵州深山苗寨支教。为此,陈晓明把户口从南京迁到了月亮山,他学会了苗语,娶了一名苗家姑娘为妻并已育有一女。去年10月,回宁参加母校60周年校庆的陈晓明向学弟学妹们讲述了他在月亮山上的“无悔人生”,在场的学生们都深受触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会主席胡浩当即与学长陈晓明取得了联系,表达了同学们想给归柳小学的孩子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强烈愿望。

        在陈晓明的协助下,校学生会副主席程成和一名归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了一次电话,“我问他最想要什么东西,他回答我说想要一个书包。这些我们看起来都不算心愿的心愿,对他们来说却是奢望。”受此启发,同学们通过陈晓明征集到了归柳小学全体195名学生的照片、联系方式和他们的小小心愿,并通过学生会在全校发起了“青春助力梦想岛,爱心汇聚月亮山”的公益活动,号召全校各班级、各学生组织分别“认领”心愿,一对一结对帮扶。

        每一个初次看到“心愿单”的同学,都经历了和程成一样的震撼——书包、文具盒、教辅书、小玩具甚至不过是一个新本子或是一支圆珠笔。来自南中医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大二学生沈天仑全程参与了“青春助力梦想岛,爱心汇聚月亮山”活动,他告诉记者,看到心愿单时的第一个感觉是“内疚”:“这些弟弟妹妹们的心愿那么的小,他们所谓的心愿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很不在乎、不珍惜的东西。”从最开始的活动宣传到最后完成心愿物资统计,沈天仑也深切感受到自己身边同学们的热情与爱心,他所在的班级为“认领”的孩子进行了集体募捐,在完成他们的小心愿之外,包括沈天仑在内的很多同学还单独为孩子准备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以及一些写满鼓励的爱心卡片。记者在打包的现场也看到,所有孩子们的“心愿”都被南中医的哥哥姐姐们“升级”完成了。“一个书包”变成了一个塞满学习、生活用品的大书包;“一个小玩具车”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无线遥控坦克;“一本童话书”变成了全套格林童话、全套百科全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同学在爱心物资打包现场捐出了1000元,“我看到了那些小孩子们的心愿,他们的心愿那些单纯、那么简单,看着让人心酸。如果以后有去支教、去现场帮助他们的机会,我一定会参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会主席胡浩告诉记者,在发起这次爱心活动之后,全校同学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但是考虑到活动的连贯性,他们着重选择了大一、大二的班级和一些社团组织与孩子们一一结对,并建立起了长期持续的帮扶机制。他们希望,同学们不仅仅是在学校期间能给孩子们提供帮助,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也能继续和孩子们保持长期的联系。认领“微心愿”以外,南中医还将开展“线上支教”活动,大学生们将通过网络平台和孩子们展开更加方便也更加直接的长期交流,用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带着深山里的孩子们认识外面的世界。

      胡浩说,活动开展期间,有不少同学找到学生会,表达了想去归柳小学支教的愿望,后续学校也将遴选志愿者,到当地和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并开展志愿支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