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给予学生更多选择” ——北京中高考改革新方案解读

08.04.2016  18:01

  4月7日上午,北京市教委正式向社会发布中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高考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3+3”、英语听力口语实行一年两考、高中校名额分配、中考科目可选、科目赋分可选,一系列“深综改”强力措施推出,堪称近年来北京力度最大的一次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就是要从制度供给侧给予学生更多选择。”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说,“给学生松绑,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最中央,更加关注基础教育生态均衡,是北京推出这轮中高考改革的主基调。”
  突出选择性——
  考试科目可以选择 科目赋分亦可选择
  谈及新出台的中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新政,北京京源学校副校长孙清亚说:“我们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热爱的东西,这是很可怕的。考试改革给学生更多选择,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特长并加以培养,学生可以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得到最好的发展。”
  根据新政策,从2020年起,北京考生的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成绩和考生选考的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每科满分150分,总分450分;选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每科满分100分,选考三门总分300分。
  从2017年起,高考英语听力分值确定为30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一年两次考试。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英语科目总分值不变。
  在很多人眼中,此次发布的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堪称亮点十足。北京将从2018年开始实施新中考方案,考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九门课程,总分580分。
  新中考方案提出,语数外为必考科目,试卷总分值均为100分;外语增加听力、口语考试,记分40分,有两次考试机会,另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
  新中考方案的一大亮点是,其他科目实行选考,即从除体育外的五门科目中选择三门参加考试,即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一门。在五门选考科目中,满分均为100分,每科都包含10分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分数。
  不仅考试科目可选择,所选考的科目赋分也可选择。考生选考的三科,赋分采取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即三科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60分。
  经测算,新中考方案推行后,考生中考选科可选择9种不同的科目组合,加上不同科目的分数折算,考生将获得54种得分方式选择。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表示,新中考方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诚惶诚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 强调公平性——
  优质高中指标到校 严控高招加分项目
  李奕说,北京市新出台的中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强调教育公平。无论是中考改革方案,还是高考改革方案,都在制度设计中体现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