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靖江-美景】滨江学校京剧社团一批苗子着实惹眼

01.02.2017  16:40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在滨江学校体艺楼京剧练功房,常可听到稚嫩的童声唱腔,一群京剧少年让人眼前一亮。在老师的指导下,40多名孩子身着练功服,一边练腿功,一边有板有眼地演绎着京剧《红灯记》的经典唱段。

 

 

施 禹: 10岁男孩怀揣“京剧梦

 

笔直的身板、精致的五官、独特的音色……10岁的施禹是滨江学校京剧社团的一员。他曾在学校组织的校园达人秀中,表演了一段《说唱脸谱》,带有京剧味的唱腔,引起学校京剧社团老师姚灵娟的注意。“这孩子条件不错,是个好苗子,应该让他学习京剧。”姚灵娟说。

 

去年,施禹如愿开启他的学艺之路。“学习京剧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马虎不得。”施禹说,他有拉丁舞功底,学京剧更如鱼得水,但仍需沉下心,专心练功。一开始,前滚翻、后滚翻等动作他不敢做,在老师、同学和妈妈的鼓励下,他一一试着挑战。渐渐地,施禹身体关节被“打开”,练功更加轻松。

 

上学期,施禹突发阑尾炎,他被紧急送往医院做了手术,术后两周,他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训练室。“我已经两周没有练功了,落下的功课我一定要抓紧时间补上!”不顾爸妈的心疼,他忍着刀口的疼痛进行训练。“这孩子有韧性,肯吃苦,这股子认真劲很难得!”姚灵娟说,很多专业老师看到他的表演后评价:“动作到位,有范!

 

朱逸凡: 为目标而不懈努力

 

台风稳健、唱腔老道,学艺一年多的朱逸凡,已经相当“有范儿”。“学好京剧是我的梦想!”小小年纪的他吐出豪言壮语。

 

在学习中,他认真记下每个重点,课后苦练基本功;一有机会他就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唱几句请老师点评;回家后,他复习压腿、下腰、横叉等基本动作,让妈妈录下练功视频,发给老师,请老师帮忙指点纠正。酷爱京剧的他,即便在放假时还坚持天天练功,课间休息时也不放松,拿着谱子唱练。“有自己的风格,不是盲目机械模仿!”姚老师说,假以时日,这孩子能够在京剧上有自己的独特造诣。

 

京剧给了我自信,让我变得更加活泼开朗,能够更勇敢地展现自己,我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朱逸凡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心中的目标,小小少年正默默努力,期待他在逐梦路上破茧成蝶。

 

施 禹

 

朱逸凡

 

姚 钰

 

 

陈煜菲

 

姚 钰: 灵气十足的“小青衣

 

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清澈有力的唱腔,俊俏有型的身段……今年读四年级的姚钰是个自身条件极好的孩子,根据她的嗓音和表现力,姚灵娟认为她适合演唱青衣,在教学时注重对她进行引导。

 

这孩子悟性很高。”姚灵娟说,在社团内学习时,老师教新的京剧唱段,第一节课,所有学生只学了小部分的唱词,到了第二节课,姚钰就能将整段唱词从头到尾唱出来,并且一字不差,一时间,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原来,姚钰是在课后下了功夫,因为热爱京剧,她回家后主动学习,自学唱段。

 

京剧讲究手、眼、身、法、步,姚钰都做得很到位,特别是她的眼神,有力、传神,能帮助她很快进入角色,她还很会运用气息,唱腔圆润,得到很多京剧老师的称赞。

 

陈煜菲: 后来居上的一匹“黑马

 

姚灵娟说,陈煜菲刚进入社团时,和很多小孩一样,看似很普通,她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唱功,经过近一年的训练,她不但超越了同一批入社团的孩子,而且进步神速。目前,她的唱功是社团内最好的。

 

活泼有趣的唱词、抑扬顿挫的唱腔,在陈煜菲的演绎下,别致而生动。“她演唱时,是有一股气息支撑的,显得有劲道、有力量。她的声音干净纯粹,是个学京剧的好苗子!”老师们这样评价道。平时,除了唱京剧,小姑娘还喜爱唱流行歌曲,平时在练功间隙,她常会露一手来调节课堂气氛,同学们也很爱听她唱歌。

 

从原来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一鸣惊人,这期间,小姑娘下的功夫是可想而知的。“通过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练习,我渐渐了解国粹文化,爱上了京剧。”陈煜菲说。

 

在练功房内,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绷着一张张稚气的脸,正生龙活虎刻苦练功,认真学着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每周五下午,80分钟的学习时间,他们很是珍惜,压腿、踢腿、跑圆场、练嗓,他们在课上认真专注,练功时自我纠正,两节课结束,每个孩子都是汗流浃背。

 

家长们表示,孩子参加京剧社团后,不但没有影响学习,精神面貌反而发生了积极变化,没有以前那么娇气,更懂得尊重和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