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县长高德荣常怀“三心”

23.12.2014  16:23

  独龙江——“人间最后的秘境”,对于未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来说,独龙江是一个美丽、神秘、令人向往的仙境,可是对于生长在这里的独龙族群众来说,生活曾经历过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每一个人心中深刻的烙印。从马背上的沉甸到公路上的汽车鸣笛,从破旧不堪的角楼到独具特色的安居房,从夜晚微弱的煤油灯芯到家家户户的灯火通明。这些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支持下,独龙江就像一个被母亲悉心呵护的孩子,茁壮成长起来。在这里,有一位老人,数十载如一日惦记着独龙江的发展,牵挂着独龙族人民的成长,尽心竭力为自己的同胞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就是“老县长”高德荣。用心品读老县长的事迹,细心感悟其“三心”,品味其“高原情怀、大山品质”。

   对民族的敬畏之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两千多年前孟子对世人的告诫,告诫世人在赡养自己的老人、抚养自己的孩子时,也不要忘了别人的老人和孩子。老县长高德荣正是以这样一种精神和气魄敬畏着自己的民族,关爱着自己的同胞,致力于独龙江的发展。2006年,身为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高德荣主动要求把办公室设在独龙江,以便于开展独龙江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当他的爱人退休后,两口子又把家搬回了独龙江,全身心投入独龙江的建设工作中。近6年的时间里,他驻守在每年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的独龙江乡,带领独龙族同胞投工投劳建设新居、发展产业、学习先进知识与技术,他常说:“我们不团结,会让别人笑话的。”朴实的话语,却是生动诠释了老县长身上最可贵的民族精神。

   对生活的感恩之心。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恩泽是我们根本无法回报的,唯有铭记在心,在老县长高德荣身上,我们看到的就是他对民族、对家乡的恩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会对生活感恩的老人。正是因为心怀感恩之心,他才能放弃州府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回到了生养他的地方;正是因为心怀感恩之心,他才能平淡地看待名利,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正是因为心怀感恩之心,他才能肩负起身上的责任,为独龙江的发展竭心尽力。为了让独龙族群众富起来,老县长率先垂范,帮助群众种植草果、花椒,养殖牛羊,发展农家乐等,许多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真正走上了致富路。结合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程,老县长带领独龙族同胞投工投劳修路架桥盖新居,使独龙江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这些变化中包含着的是老县长对家乡、对民族、对生活的感恩之情。人在强烈的感恩之心驱使下就会勤奋地工作、就会执着地追求、就会自觉地用实际行动来报答这些恩情。

   对权力的坦荡之心。 老县长高德荣虽然官至副厅,但是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把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始终能够坚持正确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更把办公室搬到了最艰苦、最基层、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为官者,就是要在关键时刻为群众抵御风寒、承担责任,就是要用手中的权力为群众送去温暖与阳光。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以老县长为镜子,扪心自省,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多想如何为民办点实事,少想个人得失,始终以坦荡、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面对人民、面对工作、面对生活。

  原标题:学习老县长高德荣常怀“三心

  稿源:光明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