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明:田已不再是那个田

01.10.2018  09:03

  讲述人: 靖江市农委原经作站站长孙旭明

 

  记录人: 靖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园

 

  1975年,我21岁,考上了江苏农学院,一家人满心欢喜,以为我终于“逃离”了黄土地。谁知,3年后改革开放的浪潮又把我带回靖江,当起了农技员,还是一辈子没能离开土地。跟父辈相比,地还是那片地,但地的种法,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最怕“过大忙”。那时候,靖江是“三熟制”,一年要种一季小麦、两季水稻。每到7月底,母亲带着我下地,弯腰插秧,面前是滚滚热浪,头顶还有似火的骄阳。那时候也没有收割机,镰刀割下来的麦把要用扁担挑回家,再用小型脱粒机一把一把完成脱粒。最可怕的还是水田里大拇指粗细的蚂蟥,那种被叮咬的滋味,时隔40年还能让我头皮发麻。

 

  1978年我毕业回靖。那一年,靖江开始分田到户,农民的“春天”来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开始带领农民一起搞直播稻种植实验,逐渐攻克了影响直播稻的“虫、草、倒”三大难关。之后,农业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小麦免耕技术、水稻抛栽技术、水稻机插秧等一系列农技得以推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农民的劳动强度逐渐降低。那时候农村还流行过一个顺口溜:“收割不弯腰,运粮不用挑,挖河不用锹”,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日子“好得不得了!

 

  到上世纪90年代,靖江开始推广种植经济作物。我开始搞香沙芋高产栽培研究,出版了《芋头使用栽培新技术》,填补了国内芋头栽培技术图书的空白。城南、孤山等地一些“时髦”的农民,开始种植西甜瓜、台湾毛豆等当时市场上比较少见的果蔬新品种。因为业务成绩突出,2003年我被评为研究员。

 

  2007年,我退二线时,镰刀、脱粒机等“老把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再后来,植保小飞机、蔬菜喷滴灌、香沙芋种植收割机械等高效农机具开始出现,靖江的土地里长出来的也不都是稻麦了,还有法国薰衣草、台湾猕猴桃、波兰不老莓。这些“洋玩意”,一亩地的产值能有好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这在40年前农民想都不敢想。

 

  土地换了种法,农民也换了活法。前几年,我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母亲将自家最后一亩地流转给村里的种粮大户,从此过上了拿租金的潇洒生活。老太太时常感慨:“40年前,一家子一年到头扎在烂泥里,天天吃不饱,如今,在家坐着反而还有钱拿了。

 

  我呢,闲下来后建起了一个小小的苗圃,培育了一些市面上没有的乔化果树。平日里,到乡间田野里转悠,看着这片我奋斗了一辈子的土地,总觉得这里还在孕育着无限希望,我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