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认为中国为企业减税势在必行

08.01.2016  17:48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7日报道】题:中国的税收让企业不堪重负

  舒芳(音)忍不住要抱怨她开的小公司所承受的各种税费负担。

  她说:“要缴很高的税,比如所得税高达25%。”她开办翻译公司已有十年,雇了11个人。

  在舒芳位于北京西部的小办公室里,堆着一摞摞空白的增值税发票。她说:“每一笔大大小小的交易,都需要填一张发票,也就是说每做成一笔交易,就要把6%交给政府。

  接下来还有给员工缴纳的社会福利。她说:“每个月我都按要求缴纳‘五险一金’,这是个沉重的负担,而且正变得越来越沉重。

  与整个中国经济相比,舒芳的小公司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事实上,以中国的标准衡量,她所缴纳的6%的增值税已经算低的了。

  不过,中国领导人正承诺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以推动经济发展。在上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领导层把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作为2016年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中国表示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一些观察人士说,这一策略让人想起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让美国经济摆脱滞胀而采取的低税收政策,也让人想起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了让伦敦恢复活力而采取的放松对金融市场管制的政策。

  凯投宏观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马克·威廉斯说,中国决策者的想法“或许会有所改变”。他说:“过去几年中国更愿意利用银行的信贷增长来刺激需求,现在他们的重点正转向财政政策。

  威廉斯说,中国曾表示2016年的财政赤字或将增长,这表明中国政府决心利用财政和税收举措。

  这不是中国政府第一次考虑降低税收所带来的好处。早在2008年中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当局就提出了“结构性减税”。中国媒体此后曾说,结构性减税将成为中国财政政策的基础。

  尽管如此,中国的财政收入近几年仍在增长。2015年前11个月,中国的财政收入增加8%,与前两年相比增幅有所降低,不过仍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幅。预计2015年中国GDP的增幅在7%左右,2016年的增幅将略有下降。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说:“如果不推行必要的机构改革,减税往往就是停留在口号或姿态上。”这位专家表示,如果政府真想减税,那就意味着政府必须缩小自己的规模,并且减少干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意愿。

  目前,围绕中国宏观税负是否过高的问题,存在着公开的讨论。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经济学家梁红去年8月曾撰文称,中国的税负总水平,也就是政府税收占名义GDP的比重,在2014年达到37%,超过了大多数发达国家。

  梁红写道:“这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是非常不合适的。与发达国家的高税收、高福利制度不同,中国是高税收、低福利。

  不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认为中国不应该全面减税,因为这样会妨碍亟须推行的结构性改革。

  中国在福布斯2009年发布的“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上排名第二,仅次于法国。对此,中国税务部门的官员曾进行过驳斥,称从总体税负来看中国属于低税负国家。

  2014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22%,与2013年和2012年相比变化不大。不过这一数字并没有将企业支付的福利和其他保险费用计算在内,因此分析人士认为,企业所承受的真正税负要沉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