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大学社将走向何方

27.10.2014  16:40

      如今出版业内什么最热?当然是媒体融合。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究竟该如何转变观念思维、转变生产经营、转变体制机制,用互联网思维来谋划和推进出版工作呢?

融合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蒋东明 

      核心观点:它看上去很美,但它的融合并不是一厢情愿,不是传统纸质图书配上新兴媒体的手段而产生绚丽的景象,更不是简单地提供碎片化内容去迎合读者的“快餐式”阅读需求。

      面临数字出版的浪潮,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是大家所期望的。它看上去很美,但它的融合并不是一厢情愿,不是传统纸质图书配上新兴媒体的手段而产生绚丽的景象,更不是简单地提供碎片化内容去迎合读者的“快餐式”阅读需求。

      从大学出版社所从事的学术出版和教育出版来看,其思维定式的改变,应该是利用新兴媒体的丰富手段,去达到主动出版、服务读者的目的。比如古籍整理出版,现在更多的是古籍的扫描印刷,而读者更需要的是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达到快速检索、查询,比较研究。这就要求出版业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如教材的出版,传统纸质教材在互联网时代显得单薄,出版社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提供与此课程相关的信息。

      笔者以为,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最有把握扮演的角色,那就是做优秀的内容提供者。在进行数字出版工作中,出版业往往重在出版物产品的数字化形式,往往期望在网上建平台,建互联网视频(PPS),但在实际运行上都存在后续乏力的现象。如一本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书,就会遇到内文、封面等素材的数字化存档是否完整的问题。因此,数字化的基础工作很重要。在出版的各个流程中,编辑、出版、印制、文档管理、营销渠道以及财务、办公、人事管理等,都有进行数字化的重任。一个数字化的产品,往往背后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来支撑,需要靠所有与产品相关的出版资源来进行数字化整合。更为重要的是,出版业要培养编辑人员对传统纸质产品的数字出版意识和基本的运作方式。但在目前还很难找到赢利模式的情况下,在各社编辑人员还在疲于应对繁重工作的压力下,提升编辑的数字出版意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作者系厦门大学出版社社长)

合作杠杆撬动转型发展

□蔡剑峰

      核心观点:行业的边界正在打破,企业的门缝正在裂开,身处急遽变化和变革时代的出版业,唯有合作和融合,才是出路。

      以在线教育为例,这些年来有三股力量一直在竞争、博弈,然而终将因为各有所长所短而走向融合。

      一是资本。在线教育市场的机遇所引发的资本利好,带动了如一起作业网、陪读网等大量在线教育公司的兴起。二是技术。如网易、腾讯、百度等,几大网络巨头都开始试水在线教育,腾讯甚至将课程交易平台和直播、支付工具同时上线,初步形成在线教育闭环。三是内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教育出版社为代表,优势当然是丰富教育资源的积累。

      针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而言,出版社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练好内功”“结好伙伴”——前者是吸引合作的能力,后者是促成合作的态度。作为内容方,外研社区别于技术方和资本方的“内功”,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个性化”教育服务解决方案的体系锻造。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优势,绝不仅仅体现在标准化教材出版和单一品种服务,只有搭建起综合的个性化教育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出版商向教育服务提供商的转变、从产品公司向解决方案公司的转变,才是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沿着这个思路,外研社除了图书出版以外,已经搭建起了包括网络教材、电子书包等在内的数字化体系,以及演讲赛、辩论赛等赛事活动体系。

      第二是“契约式”新型用户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教育服务提供商”最直接的服务对象,就是老师和学生。据粗略统计,仅外研社培训过的高校教师就有11万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65万名,这个庞大的数据库是外研社最为珍视的资源。

      唯有“练好内功”,才能“结好伙伴”。外研社将国企惯有的思维模式“命令—管控”式向“联系—协调”式转变,近年来积极寻求各种合作的可能,有面向外向型资源的国际合作,如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战略合作;有与互联网企业的互补型合作,如沪江、网易有道等。

      (作者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出版工作

□胡开祥

      核心观点:在互联网时代,出版社不是简单地从内容提供商到内容服务商的转变,而是如何提供内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时代的标志已成为共识,犹如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一样,如今大家已经生存在互联网时代。既然是一个时代,不顺应它的悲剧已不用论述。去年,出版了250年的《大英百科全书》停止了纸质版的发行,但大英百科全书的互联网版已具备赢利能力。作为传统出版人,每个人都会思考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出版业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传统出版社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当然是编辑。在将一个时代的精神、思想文化以图书的方式生产传播的过程中,编辑起到了出版增值的创造性作用。第二个问题就是,互联网这种介质需不需要编辑这种创造性的功能?从消费互联网的“免费”方式来看,应该不需要;但以产业互联网的“精准与智能化”来看,编辑精神正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只是编辑精神更多来源于计算机自动化编辑的能力。

      为什么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必须与技术开发,尤其是语义分析技术发生关系?这是因为以图书形式传播的文本内容,是自然语言形态的非结构化数据,是具备知识体系的高级信息,目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并不能自动化处理这种信息形态,若是简单地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传播知识形态的图书内容,内容本身就没有得到增值,在互联网上,图书内容就会等同于一般的信息,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子书定价太便宜的原因所在。所以,只有运用语义分析、知识工程、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先将图书这种知识形态的信息自动化、精准化地解构、建构之后,并经过充分的数字化编辑,然后在互联网上传播销售,才能获得数字化的增值利润,并与互联网一般的信息相区别。

      (作者系汕头大学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