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用好新媒体激发“最大正能量” 淮安打通联系群众新渠道

11.05.2016  09:28

  前不久,淮安一论坛出现一条紧急求助帖:“万能的亲们,如果你是O型RHD阴型血(熊猫血),请与我联系,一姐妹老公得了急性白血病,急需这种稀有熊猫血!

  看到帖子,淮安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淮安发布”第一时间制作《亲们是O型RHD阴型熊猫血的,快来帮助患急性白血病的淮师老师!》微信推送,粉丝大量转发,阅读量接近3万人次。很多人打来电话,3个与患者血型一致的献血志愿者很快找到。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说,要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实现从相“”到相“”,打通同群众信息交流的新渠道,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建好新媒体,更要用好新媒体,以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规律来谋划布局新闻舆论工作,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

  党报党台“领唱”下的“大合唱

  春暖花开时节,一条“对不起,我要去淮安了,别再找我”的微信正在淮安疯转。“在淮安有座古城象征叫镇淮楼,有个历经数百年的遗址叫漕运总督府,有种穿越叫河下古镇,有种悠闲叫洪泽湖古堰骑行……淮安不是北上广,但走走停停中,对不起,我还是选择去淮安!

  这个由“淮安发布”推送的“大美淮安”系列,美图加美文,以网络语言展现淮安独特的运河文化、西游文化、淮扬菜文化、红色文化,令人耳目一新,总阅读量突破20万人次。很多市民惊喜地说:“官微没官架子,太接地气了!”类似的精彩营销,“淮安发布”已推送500多期近3000条,引导力和粉丝活跃度在同类微信公众号中遥遥领先。

  “淮安发布”不是个案。淮安市长惠建林说:“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象、传播技术深刻变化,不顺势谋局只有死路一条。”近年来淮安积极拓展新渠道,由淮安新闻网、淮安视听网、淮水安澜、淮安网(“4网”)和“淮安发布”政务微博、微信(“2微”)及“无线淮安” “掌上淮安”(“2端”)组成的“422”新媒体矩阵已全面布局,全面覆盖、全媒联动的新型传播格局全面建成,形成了党媒“领唱”下的“大合唱”,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建好新媒体,把握舆论主动权,成为淮安上下的共识。以“交汇点”客户端为例,不仅淮安市四套班子领导第一时间全部安装,广大干群也主动下载。由于措施实、力度大,今年3月初,“交汇点”的淮安用户在全省率先突破30万,“交汇点”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名副其实的“图书馆”“工具包”。

  利用新媒体把导向与民意打通

  上个月,有网友发帖《金湖理士电池厂污染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引发周边群众担忧。县环保局发言人当天回复,并附上环境监测报告,在县“荷都金湖”官方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同步推出。后又在新媒体上公开招募网友代表走进企业,借他们的眼和手机把真实情况向外传递。

  谣言止于真相,当所有数据公开、网友所见上网后,所谓“污染巨大、蚊虫绝迹、寸草不生”的谣言不攻自破。

  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涛说:“要利用新媒体优势把导向与民意打通,把党的主张与群众心声接通,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与群众的利益联通,在与受众的交流中形成共识。

  2013年,要建有轨电车的信息发布后,针对少数人的种种疑问,淮安政务微博、淮水安澜等新媒体从“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线”“为什么选择有轨电车”和“为什么投这么多钱”三个问题入手细细解惑。网友“淮水小生”说:“看了微博全明白了,电车最适合淮安,期待早点开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以此为典型案例,分析政务微博在畅通社情民意方面所起的作用。

  从建好到用好,大家纷纷尝到了新媒体带来的甜头。2015年淮安区推出有较高水准的介绍当地历史文化的系列纪录片《文化淮安》遇冷,然而在“走进淮安区”头条号发布并通过朋友圈、QQ空间分享后,一炮走红,从“求转发”到“秒扩散”,众多网友点赞“看了心潮澎湃”。“走进淮安区”去年获“今日头条”年度最具区域影响力政务头条号(区县)。

  “平安淮安”粉丝量105.5万, “淮安微广场”粉丝量289万,“阳光纪检”点击量突破3亿次,解决网民问题5.2万余件。淮安电视台“无线淮安”手机客户端推出新闻资讯、便民服务和社交娱乐等四大类30个模块,活跃用户达20万。点击淮安各类新媒体,一朵朵“新媒之花”绽放,新媒体应用“花样迭出”。

  “指尖上的引导”驱散网络“雾霾

  山东问题疫苗出现后,不实信息满天飞,淮安部分小孩家长出现恐慌心理。淮安日报客户端“掌上淮安”邀来市疾控中心权威发声,“我市第一类疫苗安全有保障!”家长恐慌心理很快消除。

  姚晓东介绍说,低门槛和开放性让网络成为双刃剑,在建好、用好新媒体的同时,淮安持续开展“指尖上的引导网络空间清朗行动”,引导好、管控好新媒体,驱散网络“雾霾”,凝聚网上正能量。

  “大家都来当吃货,把淮安最好吃的拍下来!”去年起淮安在“淮水安澜”等论坛开设“淮安好风尚”“淮安好风光”“淮安好滋味”等“六好”和“慧眼看淮安”等“6+1”网络专栏,巧妙设置议题,把市民兴奋点与政府工作重点对接,达到了双赢。

  除此之外,还有构建“网络红军”舆论引导矩阵、培养网上“意见领袖”,打造“网络春晚”等地方特色网络文化品牌……“指尖上的引导”一条条创造性的举措,牵引着各路新媒体向上向善,《美女护士赵茜“生命尽头爱无疆”》《为“虐待儿童”的“虎妈”正名》等一个个“淮安好故事”走向全国。

  贯穿全年,覆盖全网。监测显示,“指尖上的引导”持续开展的“聚焦发展上水平”融媒体淮安行、“6+1”网络正能量传递行动、依法治网规范传播秩序活动等五大行动,让网络主流声音更响亮,正面客观信息占比达98.9%,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项目,新华社智库作为专题课题和典型案例给予研究和推介。

  本报通讯员王建国

  本报记者彭广余蔡志明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