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白衣天使的“创”生活

12.05.2015  17:47

(江苏工人报:2015-05-12)

 

  “护士?不就是打打针、换换药么!”如果你现在还这么认为,那你就错了!如今的护士,可是搞发明、写论文、讲课、出书样样能行!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一些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型护理人员,了解她们创新背后的故事。

 

  无影灯下,那些不为人知的关爱

 

  为防止术中更换液体时残余液体滴漏引起麻醉泵短路,发明组合式多功能输液吸引装置;想要有效固定显微镜上的无菌保护套,发明出能消毒的固定器;为了提高手术效率,无菌冲洗液保温装置应运而生;为了手术患者更舒适,减少手术体位并发症,截石体位对接车问世……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手术室,这些创新随处可见。“2013年以来,我们手术室已经有11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虽然很少有病人了解我们这些创新,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病人!”手术室科护士长杨美玲说。

 

  手术中的病人多数要输液,每次更换液体时都会有少量残留液体从上面滴下来。“听起来是个小麻烦,但一旦滴到下面的麻醉泵上,就会引起短路,导致整个手术中断!”护士长乔玫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想到在输液架上装一个接水托盘,后来又增加了电路板插等其他功能,最后发展成一个组合式输液吸引装置。

 

  脑外科手术中需要用到显微镜,“为了保证术中医生操作和调节,需要用无菌保护套,进口的太贵,国产的尺寸不匹配,用橡皮筋固定容易松脱。”杨美玲想到了用能灭菌的金属固定装置。固定器做出来后,医生用了都称赞,使国产显微镜保护套和进口显微镜能够配套使用,避免了手术过程中由于固定不牢带来的麻烦,同时避免了术中污染。“一台手术下来,可以节约保护套费用300多元,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杨美玲表示,其实她们这些小发明都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结果。

 

  “除了小发明,我们的科研成果也很丰硕。”杨美玲自豪地说。近几年,手术室获得省卫生厅科研立项、高等院校开放科研课题及院级科研立项共18项,获得中华护理学会、南京市及院级护理科研奖15项,发表护理论文100余篇。在护士长的办公桌上,记者还看到三本由杨美玲主编的手术室护理专著。“这也是我们手术室的同仁们利用业余时间共同参与编写的。”

 

  杨美玲告诉记者,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手术室每天一百多台手术,作为手术室护士长,不仅要管理手术室170个护士,还要和所有涉及手术的医生、部门协调,绝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我一直许诺要陪儿子读书,现在儿子都工作了,我也没陪过他。”杨美玲语气中不无遗憾。她转而指着年轻的护士长季萍说:“她女儿去年在学校摔伤,她因为加班一夜没回家,到第二天才发现女儿骨折了。”记者发现季萍的眼圈红了。

 

  就是在这样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杨美玲仍然和其他护士长一起坚持科研、管理创新,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做好手术室护士规范化培训,为年轻护士们做表率。杨美玲表示:“只有手术室管理更规范,护士专科化水平更高,我们的服务和技术才能跟上现代医疗的快速发展。”

 

   “60后”“90后”都有奇思妙想

 

  李昉展示“新生儿逃生围裙”。

 

  “新生儿逃生围裙”、“和谐章”、“造口装置伴侣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护理部近日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护士“小发明”成果展示交流会。“以往都是一些资深护士,而今年我们看到了一些青涩面孔,才工作一两年的90后小护士也勇于创新。”该院护理部主任李国宏介绍。

 

  “这个逃生围裙是用防火布制作的,穿上它,一次可以携带5名婴儿,如果医院发生火情或者其他危急的事情,可以快速转移孩子,确保安全。”中大医院的“90后”护士李昉,向记者展示了她发明的“新生儿逃生围裙”。

 

  李昉是儿科监护室的护士,刚参加工作两年。她介绍,设计这款逃生围裙的思路,主要源于在今年2月江苏某医院发生的一场火灾,当时数以百计的病员惊慌失措逃离病房。看到这个消息后,她就想:“如果火灾发生在新生儿科,面对这些重症的患儿,如何更快地转移新生儿?”作为儿科重症单元,监护室是严格的无陪病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唯一的可以有效转移患者的途径即是医务人员搬运。由于新生儿与医护人员数量比例不平衡,因此新生儿逃生围裙的想法应运而生。

 

  记者发现,逃生围裙的裙面上设计了三个口袋,每个口袋上制有系带两根,便于在转移过程中固定患儿。胸部的口袋可以装载便携式脉氧仪等仪器。李昉告诉记者,利用这个围裙,一次可以携带5名患儿。在材质选用上,选择防火温度800度的防火布,能在大火中更好地保护患儿。不仅结实牢固,而且制作简单,经济投入相对较低。

 

  该院泌尿外科薛梅平护士是标准的“60后”。虽然已经从事护理工作三十年,可是她对护理创新仍然满怀热情。薛梅平在工作中发现,以往的造口袋与皮肤直接接触,病人经常反映不舒适。而且当造口袋内尿液较多时,造口底盘容易脱落。在倾倒尿液时还需脱裤,让患者感觉很不方便。于是她就设计了一款相当实用的尿路造口装置伴侣裤,其外观与一般内裤没什么区别,但在内侧缝制了一个口袋,和造口袋大小相当,在造口袋下缘近裤脚处设计了拉链。这样一来,伴侣裤不仅能够托起造口袋,方便尿液的倾倒,而且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减少衣物潮湿的几率,美观的同时又不影响护理人员对造口的观察。病人不仅在病房可以用,回家后也能用,解决了很多不便。

 

  李国宏主任介绍,现在护理的概念与传统意义上的护理有了很大的区别,护理的内涵和职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护理队伍的学历层次整体有了很大的提高,本科以上的比例不断增加。在临床工作中也涌现出一批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型护理人员,她们在实际工作中研制出一系列实用新型的护理小发明,标志着整个护理水平和层面都在不断提升。

 

   一根小皮管,解决病人大问题

 

  张静向记者讲解她的发明。

 

  “就这根不起眼的管子,能解决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的并发症问题?”面对记者的怀疑,这种透析连接管路的发明者张静微笑着解释:这个发明创新看上去并不是多么高深,但它确实让透析技术与方式前进了一步。

 

  张静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资深护士。对病人热情体贴的她在工作中发现,有些病人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经过研究发现,凝血现象主要是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造成的。“在连接管路中加上过滤装置,去掉血液中激活的有形成分,是不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呢?”2012年春天,张静想到了这个方法。一年后,她的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并于2013年8月开始在临床广泛使用。

 

  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经常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机器不停、自己负责的病人不透析完就不能离开。“新管路刚使用的那段时间,我不当班的时候也经常过来,观察病人的使用效果。”张静说。

 

  2个月后,张静又想到可以在原有管路上增加新的补水功能。当她第一次通过这种治疗方式,成功地为患者完成了血液透析,并缓解了患者全身瘙痒等不适时,张静的内心无比激动。因为这种“补水”的创新方法将传统的血液透析技术又推进了一大步,新技术能够全面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各种毒素,明显缓解终末期肾衰的并发症,治疗后病人会感觉更舒适。目前,这项新专利正在申请中。

 

  “我们都是这个发明的受益者!”省人医血液净化中心里,一位正在进行透析治疗的病人告诉记者,他患病已经很多年了,自从用了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开始透析一个小时之后,他就能感觉到浑身轻松,皮肤瘙痒、睡眠障碍更是得到明显缓解!“而且,并没有增加我们的治疗成本。”这位病人感慨道:“真的是一个小发明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