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炜平,靖江“献血第一人”

12.10.2015  13:21

 

图为姚炜平在血站献血。 陆夜摄

 

作为靖江179志愿者协会的创立者,姚炜平有很多头衔,江苏十佳青年志愿者、泰州最美志愿者……近日,姚炜平走进我市血站,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他人生第100次献血。至此,姚炜平成为靖江“献血第一人”,他的无偿献血纪录已达13.28万毫升,相当于将全身血液更换了26.5次。

 

18岁生日开启“献血之路

 

姚炜平萌生献血的念头,源于2001年的一个夏天。刚刚17岁的他初次在街头看见无偿献血车,“当时想法还没有那么高大上,只是听采血人员讲,参加了无偿献血以后,如果自己或者家人要用血有优先权。”姚炜平说,没想到最后还是因为年龄未满18周岁被拒绝了。

 

2002年4月6日18岁生日当天,萦绕在心头近一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没有吃生日蛋糕就拉着好友一起走上献血车,献出了400毫升的血液。当时很多人还对献血存有误区,认为献血伤身体,好友被姚炜平拉进献血车时还嚷道,“献什么血,你嫌多,给我好了。

 

看着红色血液顺着导管一点点流进血袋,刚满18岁的姚炜平有些激动,在他看来,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理念的最初萌芽,可能就是从献血开始的。”姚炜平说。

 

十四年来献血已达百次

 

我国《献血法》规定,献血者每次采集量一般为200毫升,最高不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姚炜平是如何利用十四年的时间献血至13万余毫升的呢?

 

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姚炜平坚持每隔半年献一次全血,多则400毫升,少则200毫升,一次不落。久而久之,市血站的工作人员与这名经常光顾的小伙儿成了朋友。在与工作人员的闲聊中,姚炜平得知,与献全血相比,献血小板的恢复时间要短许多,休息时间最少只需要两周。从2008年开始,姚炜平每隔两个星期便会前往市血站献一次血小板。

 

一般来说,一个单位血小板相当于800毫升全血,姚炜平每次都献两个单位,相当于1600毫升的全血。”市血站血小板科科长李剑说,按照姚炜平的献血频率,至2015年10月初,姚炜平已经献血共计100次,换算成全血已经高达13.28万毫升。

 

因为献血小板对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姚炜平为了保持身体健康,烟酒不沾,且尽量不熬夜。“献血反而帮助我培养了很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姚炜平笑着说,自己唯一中断献血的一段日子是大女儿出生的时候,因为要照顾家庭,有半年时间没献血。

 

呼吁近600人

 

加入“献血大军

 

2007年,姚炜平开始筹备、组建179志愿者协会,当年便组织了一次“集体义务献血”。他领着协会的志愿者一起走进市血站,带头用体内的汩汩热血支持献血事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活动引来了一段插曲。“有人说我昧着良心骗大家献血,实则从中牟利。”姚炜平说,面对众人的误解,他更加坚定了坚持呼吁无偿献血的决心。

 

在姚炜平的积极努力下,179志愿者除了定期无偿献血,每逢“献血日”,姚炜平还带领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呼吁广大市民义务献血。2012年11月4日凌晨,我市一名孕妇产后大出血,一度出现失血性休克。市血站发出紧急通知,呼吁AB型血的市民踊跃献血,姚炜平将这一消息通过QQ群、微博进行扩散,并组织AB血型的志愿者们同赴血站献血;2014年8月2日昆山发生爆炸事故,姚炜平再次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为爆炸受伤者献血……八年来,姚炜平每年都组织常规无偿献血活动五六次,在他的号召下,已有近600人加入了定期义务献血的大军中。

 

如今,姚炜平家中已有13本红艳艳的献血证,其中有12本都盖上了满满的8个印章。在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正确认识并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真心希望这个互助理念能传遍全世界。”姚炜平说。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
夏彦奇、夏朵:父女都是“靖江好声音”
    在今年“靖江好声音”的首场比赛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