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发展改革委服务供给侧改革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2.12.2016  13:41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自2010年以来,国家、省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意见。仪征市发展改革委围绕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在加快民间投资、吸引社会资本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抓投入激活民间投资活力。

      在出口下降、消费低迷的不利环境下,将扩大有效投入尤其是民间投资作为贯彻扩内需促增长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态趋优,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新增市场主体总数达3090户,同比增长40.1%,其中私营企业990户,同比增长24.4%;个体工商户2017户,同比增长48.3%。一方面,拓宽民间投资领域,着手编制全市“十三五”PPP项目专项规划;围绕市政、交通、水利等领域建立了全市PPP项目储备库,共储备PPP项目25个,总投资约320亿元;加大项目推介申报工作,截止目前,仪征市共有登月湖健康城、枣林湾养生养老中心、滨江新城中央公园等3个项目纳入到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5个项目列入省发展改革委项目库。另一方面,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列省、扬州市重大项目建设,富威尔纤维、菲霖纤维、润霖商城等5个项目通过扬州投产认定,万润薄膜、天乐湖医养综合中心、美成农业、新浦农业等4个项目通过开工认定。

      二是坚持强改革优化民间投资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全市优化企业环境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下设行政审批改革组等6个专题组和综合组等4个功能组;建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了规章制度,市政府分两次出台了《关于调整取消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5项;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意见》、《关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的意见》、《仪征市开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打造了服务平台,全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有行政审批事项的28个部门全部进驻,507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已进驻中心近400项,进驻率达80%;推行并联审批、在线审批、容缺审批等工作制度,落实“首问负责制”、“公开承诺制”、“限时审批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间。推进了专项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形成“1主7辅”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推进监管执法体制改革,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实行“六不”(不再将实收资本作为公司登记事项,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不再限制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公司股东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股东的货币出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的出资期限;不再要求提交验资报告。);注册登记前置改后置,企业年检改年报,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实施“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制度,截至目前共发放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3555份,其中新设立企业975户,换照2580户;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开展“三直接”督查、行政审批服务督查和“慵懒散、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治理行动。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为促进民间投资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是坚持重扶持增强民间投资活力。

      强化政策争取,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撬动作用,近两年共向上争取各类预算内资金约4000万元,重点支持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重点项目发展,同时还加强了项目建设进度跟踪、资金使用情况监管,确保预算内资金合法合规使用。强化金融创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原则,推动资本经营创新,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全面落实“营改增”等税收政策,帮助企业减压减负。帮助中小企业补办“两证”,有效解决企业融资条件。设立了地方工业发展引导基金、小微企业信贷引导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开通金融信息服务网站,组织多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破解资金瓶颈,全市共7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2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强化运行监测。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75家企业经济监测点,每月组织开展问卷调查,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订单利税、投资愿意、存在困难等方面情况,并及时撰写监测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截止目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平稳,有95.8%的企业对当前行业运行持“乐观”及“一般”态度,较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发展预期稳中向好,有24%的企业认为下阶段自身综合经营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