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南:“一委一站”模式破解小微企业党建难题

19.12.2014  12:19

                  随着非公经济迅猛发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县11个乡镇。面对小微企业党建工作诸多矛盾和瓶颈问题,如何破解?灌南县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发挥工商部门的职能优势、组织优势和队伍优势,依托私营个体经济协会,通过构建“一委一站(私个协会党委,党群工作站)”非公经济党建模式,创新“一站式全程服务、两覆盖党群共建、三途径动态管理、四同步统筹推进”的协会非公党建工作法,有效破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党建难题,推进了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和党建带群建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背景与起因             近年来,灌南县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除园区集聚的规模以上企业外,大量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散在全县11个乡镇。由于乡镇党委对它们没有行业管理权限和业务指导职责,导致单纯依靠属地管理模式“抓不住、管不好”,服务它们发展“没抓手、不匹配”。在微小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面临着企业不支持、阵地不配套、经费难保障等诸多难题。如何破解?单纯依靠组织自身部门的力量已经“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必须统筹部门资源,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才能实现微小企业管理到边、服务到位,促进私营个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此,灌南县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职能优势、组织优势和队伍优势,依托私营个体经济协会,构建“一委一站(私个协会党委,党群工作站)”非公经济党建模式,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党建难题,推进了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和党建带群建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做法与成效             一是顺应形势要求,创新非公经济党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适应非公经济党建新形势新任务,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双重化管理体制。依托县私营个体经济协会,成立全市首家协会党委,并根据工商分局区域设置和县城区商圈楼宇、专业市场的分布特点,成立5个片区分会党总支、10个商圈党(总)支部。同时,对党建工作职责作出界定,明确乡镇辖区内的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党建工作由县私营个体协会党委负责,各乡镇党委协助配合,形成了系统管理为主、属地管理为辅的双重化管理体制。二是构建区域化党群服务体系。按照区域化大党建思路,充分利用各级工商部门和私个协会的办公场所,按照“一室多用”原则,把党员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整合在一起,建立6个片区党群工作站。按照“6+4”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即把党群工作站打造成“党群共建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人才举荐中心、品牌战略中心、融资理财中心、维权援助中心”和“金领党员强责葆先基地、红领党员拓展提升基地、白领党员创业孵化基地、蓝领党员成才培训基地”。三是推行一体化党群工作机制。由组织部牵头,吸收工青妇、工商联等10余家单位参与党群共建,建立私个协会党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三个联合”,破解“三个难题”,促成“三个转变”,即:联合建立组织,破解党组织覆盖率不够高的难题;联合开展活动,破解党建活动不正常的难题;联合服务发展,破解作用发挥不突出的难题,促进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由“临时型”向“常态化”转变。             二是着力破解难题,强化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基础保障。重点在人员配备、经费落实和制度完善上下功夫,夯实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基础。一是落实队伍保障。重抓“两支队伍”建设,在全县工商系统100多名干部中实行“一人双岗、双向兼职”,做到非公经济党建和工商、协会工作两手抓;从党群部门、经济综合部门、乡镇和涉企服务单位以及大学生村官中选派296名党员干部担任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纳入私个协会党委管理,帮助开展党建工作。二是落实经费保障。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建立活动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即财政拨一点、部门出一点、党费划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建立专项工作基金100万元,破解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经费有限、来源不足的制约瓶颈。三是落实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党群工作会商、党群工作联席会议、党群工作分片包干、党群工作恳谈、党群工作督查通报等制度,研究制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若干标准及考评细则,切实解决非公经济党建无章可循问题。             三是优化方法载体,提升抓党建促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建立服务企业、服务职工长效机制,助推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建强、发展强”。一是开展全程式党建服务。坚持“在企业筹建时同步做好业主思想工作、在企业投产时同步组建党组织、在企业部署工作时同步部署党建工作、在驻企服务时同步指导党建工作”的“四个同步”工作法,对企业党建工作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广泛开展创建“双强六好”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公开承诺等活动,促进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目前,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90.1%,50人以上企业党员覆盖率达100%,76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私营个体业主当选为县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二是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实施“蓝领党员成才计划”,依托5个党员成才培训基地开办“蓝领课堂”,实行学分制流水式授课,帮助蓝领党员改善知识结构。在紧缺专业或主导产业中选送一批具有相当文化素质、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蓝领党员,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输送到对口院校、知名企业进行进修深造,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搭建融资融智平台,采集整理金融、教育、科技等部门信息,积极为相应企业牵线搭桥,促成银企、校企合作,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已帮助企业融资2.1亿元,引进培养企业人才590名,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42个,培育国家重点新产品和省自主创新产品20个,高新技术产品126个。三是创造企业和谐发展环境。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庭,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组织50强企业开展“村企牵手行动”,帮助结对村建设基础设施或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成立“光彩公益基金”,引导业主党员真情反哺社会,为扶贫济困、公益慈善事业捐资捐款,奉献爱心。目前,非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16家企业被评为省、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每年公益捐款1000多万元。             三、探索与启示             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发挥私个协会职能作为推进非公党建工作是一项成功探索,对于加强和改进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具有深刻启示:             一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夯实服务企业、促进发展这个根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离开这一点,党组织就不能体现先进性,党建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生命力。灌南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的工作能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做大、做强、做优,维护好各方的合法权益,就一定能够得到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受到广大员工的欢迎和拥护             二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抓住整合资源,统筹推进这个途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础弱,头绪多,困难大,必须整合多方力量,统筹协作推进。灌南县在推进非公党建过程中,对私个协会和乡镇党委、党群部门、经济综合部门和企业党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多方联动、各尽其责的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只有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统筹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改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现状。             三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凝聚员工这个关键。灌南县在推进非公党建中通过实施“蓝领党员成才计划”关注员工个人成长,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弥补了精神缺失,满足了成长诉求。通过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庭,切实保障了员工各项权益,维护了员工的主体地位,在非公经济领域凝聚起最为广泛的执政基础。由于个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职工“雇佣”心态基本消除,信任党组织、聚集到党组织周围成为自觉行为。这表明,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尊重员工主体地位,非公党建才能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才会切实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