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恋”成热潮 心理专家分析:是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

31.08.2015  16:53

  中国江苏网8月31日讯(记者 赵苡初)这几日,网友们在社交平台奔走相告“姑姑和过儿在一起”的消息,83年出生的女演员和陈妍希和87年出生的陈晓最近被爆出姐弟恋了。而无独有偶,刚刚生子的女演员徐若瑄、不久前因《花千骨》走红的男演员张丹峰都是姐弟婚恋组合,甚至张丹峰还比妻子洪欣小了足足11岁,但幸福的状态令人羡慕其为“人生赢家”。去年,南京8.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其中接近两成是“姐弟恋”。近年来,面对姐弟恋愈发风靡的趋势,心理专家表示:是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与婚恋观的进步。

   慕棉,吉林大学博士,美国催眠协会(ABH)&美国加州催眠学院(P.A.S.H)认证催眠师,国际医学最高认证中心(WMECC)认证EFT情绪释放技术治疗师,国际整体暨自然医学学会(IHNMA)认证完型治疗执行师。心理学杂志《心探索》作家。

  慕棉分析当今的“姐弟恋热”时表示,姐弟恋的增多,不止反应在明星中,在生活中也日渐普遍起来。她认为这是社会的更加敞开的一种表现。以往人们约定俗成认为婚姻中,男女同龄或者男比女大比较靠谱,而现在姐弟恋的流行则体现着现代的择偶观趋于多样性。

  慕棉描述,接到的很多心理个案中,不少是婚姻出现问题的,在中国,有很多男女结合是处于社会压力或者世俗观念,将就选择了一段条件合适,情感缺失的姻缘。但随着社会发展,与社会更加开放与包容,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年龄大小,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到内心的真实情感需求,而不是按照他人和社会习俗的看法来选择伴侣。

  慕棉告诉记者,无论是什么样的恋情,只要是建立在彼此真诚相爱,理性牵手基础上的爱情,都是值得祝福的。这也是当代一种婚恋观的进步。

  同时,她分析,姐弟恋的出现,也反应了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今天的女性,已经不再是男权社会中处于婚恋中被动承受的角色,“剩女”的男权标准绳索已经无法再捆绑住现代女性的手脚,独立的头脑和自由的心灵了,她们开始去积极主动的追求与创造自己幸福的各种可能性,这反映出女性面对社会生活的时候更加有底气的现实,也反映出了当代女性面对爱情与婚姻更加自信的心态。这也是社会整体中两性平等方面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记者也随机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里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对于“姐弟恋”是否接纳的问题上,答案有着有年龄和地域上的差异,其中,60、70年代的人倾向于丈夫大妻子5岁以内,但最好男比女大,而80后、90后则是最多能够接受姐弟恋的人群。但95后人群,又反而不能接受姐弟恋了。50后的余女士介绍,他们东北老家一直流传“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而她的长辈中大多也是女比男大,且感情较好,她认为,“姐弟恋”靠谱,而95后的王小姐则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姐弟恋”,王小姐坦言“大叔控”,更喜欢成熟稳重型的男生,但无论哪个年龄阶段,大多数人不赞成配偶年龄差异超过10岁。

原标题: